第一百一十七章 同樣的進球!(第2/3頁)

看到這個射門,連山楂球場的解說員也感嘆了句,“看來哈格斯的運氣都在上個進球用光了……”

下半場李·哈格斯和哈爾斯兩名前鋒表現確實相當出色,兩人不斷配合,傳球,制造機會,連續有很多次射門,但到現在也沒能完成進球。

不過另一方面,德比郡的威脅球次數也不少,伊萬·克魯在下半場就有兩次射門,但結果也同樣沒有進球。

兩隊陷入了僵持階段。

接下來隨著時間消耗,或許是由於雙方球員的體能下滑,雙方的威脅球次數都減少很多,更多的則是在中場的對抗。

然後動作有點越來越大,主裁判吹哨叫停的次數也逐漸增加。

這種對抗中,德比郡其實是有優勢的。

在個人訓練中,萬勝可沒少給球員制定“身體對抗”方面的訓練計劃,他很清楚英格蘭足球對抗的激烈,所以他必須要保證每個上場的球員,至少在身體對抗上過關,只有這樣,技術實力才能在場上發揮出來,否則光是有技術沒有身體,技術再高超也沒有用。

這在職業足球裏有很多例證。

很多南美或是西班牙、葡萄牙球員,很難適應英格蘭的足球環境就是這個原因,恰恰相反的是,很少有非洲球員會不適應英格蘭的職業比賽。

這就是對抗激烈造成的。

身體瘦弱的球員在英格蘭足球根本就吃不開,技術再好、毅力再強,幾場比賽下來,直接就受傷了,根本連發揮的余地都沒有,同時,英格蘭職業足球裏,裁判的判罰尺度也比其他聯賽高不少,很多直接對抗,裁判根本就覺得是合理沖撞,就算一方倒地也不會暫停比賽。

現在球場上,西布羅姆維奇和德比郡的對抗就激烈起來,但西布羅姆維奇並沒能占到什麽便宜,反倒是德比郡在對抗中占據上風。

其中尤其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場的萊昂·奧斯曼。

奧斯曼的體能是全隊最好的,但其實體能和身體對抗能力也有很大關系,身體素質好自然體能才會好,只要稍加訓練,身體對抗能力也不會差。

奧斯曼就是這樣的球員,他的身體素質太好了,很多媒體評價他是“莽漢”的說法,真是一點都不為過。

他真的很“莽”。

之前的比賽,奧斯曼一直在跑動,在和對方進行對抗時,動作還是有些收斂的,但當兩隊打出了火氣,奧斯曼就不再收斂了,然後一次次沖撞交鋒就出現了。

西布羅姆維奇球員對奧斯曼都很頭疼,他們有不少和奧斯曼有過接觸,再經過一些觀察,他們發現和這家夥進行直接沖撞絕對是吃虧的,不止如此,就算用小動作“絆倒”了他,他也會直接站起來,拍拍屁股上的草屑,那樣子根本沒受到一點影響。

好在這家夥技術粗糙……

這是西布羅姆維奇球員對比奧斯曼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地方了。

他們一直想著“這家夥技術粗糙”、“技術粗糙”“技術太粗糙”,結果下意識就對奧斯曼有些輕視,尤其奧斯曼拿球的時候,他們不覺得那有什麽威脅,因為往常奧斯曼一旦拿到球,有人過來防守立刻就會選擇傳球。

經過這麽長時間的比賽,西布羅姆維奇球員都已經習慣了。

但這一次中場托馬斯就被這種經驗害了……

當德比郡在後場完成攔截,很快足球就交到了奧斯曼腳下,奧斯曼向前帶了兩步,這時候托馬斯“象征性”的過來逼搶一下。

他滿不在意的,因為他知道奧斯曼要傳球。

當托馬斯接近奧斯曼的時候,奧斯曼也確實做出了要傳球的動作,但下一刻,奧斯曼卻猛然把球向前一趟,身體也跟著直接躍過了托馬斯!

怎麽回事?

托馬斯還有些不明所以,他還想著奧斯曼是在向前直傳呢,但很快他就反應過來,自己是被過掉了。

被一個技術粗糙的家夥過掉了……

即便他其實是個進攻型的中場球員,也很難接受自己被一個技術如此粗糙的家夥過掉的顯示,於是他相當惱怒,可等他轉身的時候,就看到奧斯曼已經帶球過了中線,他再想追已經晚了。

這是德比郡的一次快速反擊!

奧斯曼帶球超過托馬斯後,就已經到了西布羅姆維奇半場,這時,他觀察了下隊友的站位,但位置最好的韋伯爾森站的有些太靠前了,長傳過去他沒有把握能傳好球,於是他就把球橫推交給了跟上的彼得·肯尼迪。

這時德比郡整個陣型都向前壓了很多,全體德比郡球員都在朝前跑著。

彼得·肯尼迪接到傳球,第一時間轉移給了邊路的小將雷托·齊格勒,齊格勒拿球再前傳給伊萬·克魯,這時足球已經到了禁區角落上,並且伊萬·克魯四周無人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