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點球大戰1(第2/3頁)

不過克洛澤並沒有被安排先出場,他是屬於“替補踢點球成員”,若是德國隊和英格蘭隊在五個球內分不出勝負,才會輪到克洛澤出場。

德國隊並不缺乏踢點球球員。

赫迪拉被勒夫安排第一個出場罰球,其他四名球員分別是施魏因施泰格、戈麥斯、托馬斯·穆勒以及厄齊爾,和莫瑞斯一樣,厄齊爾作為壓軸球員,也是最後為德國隊出場。

相比英格蘭隊的五人組合,德國隊的無人明顯更華麗,五名球員全部都是優秀的前鋒或中場核心,德國解說員都感嘆說,“我想不出這五個人,誰會把球罰丟!”

那語氣頗有些“高處不勝寒”的意味。

雙方球隊把名單交給主裁判後,點球大戰就要開始了,傑拉德代表球隊去抽簽抽到先罰球,之後阿什立·科爾走到門前,準備進行第一輪罰球。

在英格蘭隊中,萬勝關注更多的是前場進攻球隊,對於後衛球員注意並不是那麽多,尤其是阿什立·科爾,他平日的關心似乎很少,臨近比賽也沒什麽叮囑。

這不是因為萬勝不看重阿什立·科爾,而是他對阿什立·科爾非常放心,也沒什麽特別該說的。

早在10年前,阿什立·科爾就已經是阿森納的主力隊員,之後轉頭切爾西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阿森納和切爾西還為此鬧上了法庭,但這些場外的事情,也證明了阿什立·科爾的出色,否則一個沒什麽名氣的小球員,根本不值得雙方俱樂部撕破臉皮。

在英格蘭國家隊中,阿什立·科爾也是表現最穩定的,很多媒體會批評魯尼,會批評傑拉德,有時候連莫瑞斯都逃不開批評,但每一場比賽,阿什立·科爾都會被贊揚一句“表現穩健”。

對於這樣的球員,還有什麽看說的?

現在到了關鍵的點球大戰,很多球迷或許首先想到的是前場進攻球員,比如魯尼、比如阿什立·揚,但萬勝卻對阿什立·科爾最放心,在他看來,科爾罰第一個球,進球幾率要大的多。

阿什立·科爾站在門前,看著對面的諾伊爾。

諾伊爾無疑是世界上最出色的門將之一,但即便是最出色的門將,對於撲點球也沒什麽特別的,那些必進之球還是撲不出去。

阿什立·科爾後腿兩步,旋即小跑上前,一腳抽在球後。

右側!

球進!

足球毫無懸念的飛入球門,諾伊爾在原地動也沒動,根本都來不及反應。

英格蘭球迷為科爾的進球發出歡呼聲。

萬勝點點頭,科爾的進球在預料之中,到沒什麽特別可興奮的,他更關心的是喬·哈特的表現。

萬勝已經激活了“堅固壁壘”的主動模式。

這個技能的效果會讓門將的反應速度提升百分之一百,喬·哈特的反應速度會靈敏一倍。

早在訓練點球的時候,萬勝已經叮囑了喬·哈特,讓他做出判斷後在進行撲救,在某些角度來說,這會影響撲救成功率,可只要對方不是大力抽射踢遠角,在提升了反應速度之後,喬·哈特就有機會先做判斷,然後再進行撲救。

喬·哈特站在門前。

這次歐洲杯是他第二次參加國際大賽,也是他第一次擔任英格蘭的一號門將,自然也是他第一次在國際大賽上面對點球大戰。

喬·哈特本來以為自己會很緊張,可真站在門前之後,他發現自己精神很亢奮,大腦變得異常清晰,就好像能快速判斷對方的每個動作一樣。

這種感覺很神奇,喬·哈特認為是自己狀態好,他的信心也跟著提升很多。

來吧!

喬·哈特心裏喊道。

德國隊第一個出場的是赫迪拉,26歲的赫迪拉是個後腰球員,但他的腳法非常不錯,遠射經常給對手造成威脅,他和傑拉德是差不多類型的球員,自然點球也不在話下。

赫迪拉表現很沉穩,他助跑了兩步,就一腳悶在球後。

一個力道十足的勁射!

喬·哈特做出了正確的判斷,他撲向了左側,可球速太快了,等他撲到位置的時候,足球先一步從指前飛過門線。

可惜了!

“這個球,喬·哈特判斷很準確,但他還是慢了一步。這就是點球,點球距離球門太近,門將很難準確撲出……”英格蘭解說員遺憾地說道。

在看到喬·哈特撲救的時候,赫迪拉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好在球速夠快,沒有讓對方撲到。

球進了。

赫迪拉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回到德國隊陣中和隊友們拍手,還提醒了隊友一句,“要小心點,那個年輕小子不簡單。”

其他人都沒太當回事。

在絕大部分人眼中,諾伊爾無論是名氣還是實力,都要比喬·哈特強的多,兩人甚至不具多少可比性,就連諾伊爾撲救都有點靠運氣,喬·哈特想撲出點球,靠的更多是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