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走近科學之點球的秘密(第2/3頁)

聽到周易這麽說,那位提問的德國記者已經是一臉大寫的懵逼了。

而周易還沒有停下來,繼續滔滔不絕:“……回到為什麽我會翻滾圈數更多的問題上來。根據我剛才所說的慣性的定義——慣性的定性定義為物體抵抗動量改變的性質,將這定義加以定量延伸為物體抵抗動量改變的度量,就可以用來做數學的計算了。這種動量成為慣性質量,簡稱為質量。所以,質量表示物體的質量,同時,質量也是物體慣性的度量……”

說到這裏,周易順手拿過了提問的記者手中的小本子和筆。

而那位記者已經完全呆若木雞了,對於周易的這個舉動毫無反應。

拿過本子和筆的周易開始記者的采訪本上寫寫畫畫,一邊寫一遍說:“動量方程表達物體的動量與質量、速度之間的關系。我們將動量表示為P,質量表示為M,速度表示為V的話,三者之間的關系就是P=MV。不過牛頓第二定律方程式也可以表達物體的作用力F與質量——慣性質量——M、加速度A之間的關系:F=MA。”

周易真的在本子上寫出了這兩個方程。

“根據這樣的方程,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假如給定作用力F的話,則質量M越大,加速度A越小,反過來質量M越小,加速度A自然就越大。我的質量比較小,受到博爾東給予的作用力足夠大的情況下,加速度A就大。加速度大,我在地上翻滾的圈數就越多。如果是一年半剛剛來到多特蒙德青訓營時的我,可能就不止翻四圈了,六圈都有可能。因為那個時候的我更輕,質量更小,加速度就會更大。”

周易看著那位已經石化了般的記者,最後說道:“你問我為什麽會翻那麽圈?這就是原因,請問還有什麽疑問嗎?”

在周易解釋的過程中,在這位記者的身後就已經響起了一陣壓抑著的低笑。而現在,大家的情緒再也壓抑不住,響起了哄堂大笑。

在大家開心的笑容中,那位沙爾克的記者也反應過來——自己被周易耍了!

惱羞成怒的他甚至都顧不上所謂風度了,一把搶過了周易手中的本子,然後低吼道:“你這是強詞奪理……”

“這怎麽是強詞奪理呢?我這是科學。”周易微笑著看著他,一臉平靜地說,“記者先生,難道你在質疑科學?質疑牛頓第二定律?”

中國記者和多特蒙德的記者們笑的前仰後合,都快喘不過氣來了。

而這位找茬的記者漲紅了臉,卻說不出一句話來。他只能低頭看著自己手中的本子,上面寫著兩個公式,公式後面還有每個字母代表的意義。

他雖然看不太明白,可是這上面每一個字都仿佛在閃爍著金光,嘲笑著他智商低下……

……

當天晚上,周易和這位沙爾克記者的交鋒就出現在了電視台、網絡上,不僅是有圖有真相了,這次是有視頻有真相了。

在Youtube上,周易用牛頓第二定律方程式來向沙爾克記者解釋他為什麽會在落地之後連翻了四圈才停下來的視頻,自從上傳之後點擊量就迅速攀升,很快就成了熱門視頻。

因為周易是用德語和那位記者交鋒的,這個視頻的作者還很貼心地配上了英文字幕,這樣大多數人都看得懂他們在說什麽了。

網友們踴躍留言,大贊周易的表現。

“……這真是太搞笑了!我這輩子第一次看到一名職業球員用牛頓第二定律方程式來向記者解釋他在球場上的表現!”

“噗!周易幹得漂亮!對於這樣專門來找茬的記者就要這麽幹!”

“諸位看到那個記者的表情了?我敢肯定他絕對沒有聽懂周易說的每一句話!”

“嘿,夥計,別說那個記者了。老實說,字幕上的每一個字母我都認識,可就是他媽的看不懂意思……”

“周易是一名中國球員,而據我所知,中國人都很聰明,他們在國際奧數競賽上經常奪魁!中國人個個都是天才!”

“現在對於職業球員的要求已經這麽高了?要懂牛頓定律?”

……

同時,幾乎一樣的視頻也出現在了中國國內的網絡上,只是視頻中的英文字幕換成了中文字幕。

同樣引起了大家的熱捧。

“為國爭光!哈哈哈哈哈!”

“周易牛逼!”

“球員懂科學,就問你怕不怕,哈哈!”

“是什麽讓周易突然摔倒在地?是什麽讓沙爾克04球員瘋狂圍攻主裁判?是什麽讓馬加特憤怒咆哮?多特蒙德的勝利背後是否隱藏著不可告人的黑幕?博爾東究竟是沙爾克04輸球的罪魁禍首還是被冤枉了?為何主裁判堅持認為這是點球?周易連翻四圈是演技誇張還是自然規律?這一切的背後,是球員體育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敬請關注今晚八點科教頻道年度巨獻《走近科學之點球的秘密》,讓我們跟隨鏡頭走進學霸周易的足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