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特質

東歐足球!

歐洲足球流派在90年代之前大致分為這幾種,北歐身體流,南歐拉丁流,英倫沖吊流,德國整體戰術流!

至於東歐足球,則完全講究一個“快”字。

東歐球隊的球員,尤以前蘇聯和前南斯拉夫為甚,隊員身材都普遍高大壯實,即便是小個子球員也都非常敦實,下盤看上去很穩,但是這些家夥高而不笨,而且腳下技術大多玩的挺好,即有北歐球員的身體素質,又不乏南歐球員的腳下技術,並且擅長通過快速反擊來獲得破門機會,在90年代那幾支東歐球隊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每個隊裏,都有一個巨牛逼的中場大腦,其共同特征就是技術極佳,能在最合理的時機內,送出一腳手術刀般的精準的助攻,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自己前插解決戰鬥,所以,那會兒看東歐球隊踢球,在視覺上來說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打順起來完全可以用行雲流水來形容。

作為東歐足球的代表,前南斯拉夫隊可謂人才濟濟,像薩維切維奇、米賈托維奇、蘇克、斯托伊科維奇、博班、博克西奇、普羅西內茨基、潘采夫、米哈依洛維奇、尤戈維奇、米洛舍維奇、賈爾尼,這些球員都是超級巨星,他們橫掃87年世青賽,並以原班人馬帶領南斯拉夫國內的貝爾格萊德紅星一舉捧起冠軍杯,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黃金一代。

不過90年世界杯,由於這批球員過於年輕而在淘汰賽中點球輸給阿根廷,在91年捧得豐田杯後,戰爭打響,他們因此被取消了92年歐洲杯資格,之後這些球員就沒有再一起參加過比賽,其中很多球員就是98世界杯克羅地亞的主力。

還有羅馬尼亞,代表球員哈吉、杜米特雷斯庫、佩特雷斯庫、波佩斯庫、摩爾多萬、拉杜喬尤、蒙特亞努也都是東歐球員當中的翹楚,2000年歐洲杯斯洛文尼亞的紮霍維奇也是一代鬼才。

東歐是塊神奇的土地,連年的戰亂和動蕩,並沒有削弱這裏人們的樂觀進取,相反卻孕育出眾多的文學和藝術方面的傑出人才,甚至孕育出風情萬種的波西尼亞文化。也是在這種樂觀進取的激勵下,東歐足球一次次讓人目瞪口呆。

東歐足球的鼎盛時期當然是在50年代,當時的匈牙利隊不但在成績方面傲絕世界,在足球理念和戰術方面也領導世界。

匈牙利之後,前蘇聯靠著特殊的訓練體制,在世界足壇依然占有一席之地。蘇聯的解體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東歐人們對生活和社會的看法,他們的足球也一度陷入茫然狀態,好在這種狀態持續的時間並不久,94年美國世界杯上,保加利亞的一黑到底,讓人們不得不重新去審視那些比鄰而居,卻陌生異常的鄰居。

隨後,羅馬尼亞、前南斯拉夫等前赴後繼地扛起過東歐足球的大旗,隨後捷克人也開始了他們的表演。

其實早在96年的歐洲杯,捷克人就曾一路殺到決賽,只是最後倒在了比埃爾霍夫的那個金頭下。

東歐球員由於普遍身體強壯,再加上對基本技術的反復苦練,這些前社會主義國家的訓練體系,雖然沒有西歐那麽科學,先進,但是吃苦耐勞的民風,促使他們堅信“鐵杵磨成針”的枯燥艱苦的訓練方式,一樣可以對抗強手。

再加上地處開放的歐洲足球市場,很多有才華的球員開始大量走出國門,在先進的足球體系之下再深造,彌補了在以前相對封閉的訓練環境下,非對抗技術訓練多,實戰鍛煉機會少,技術戰術運用死板的缺陷。

經過再加工之後,這些擁有紮實基本功和強壯體魄的半成品,懷揣積累的豐富足球經驗衣錦還鄉,成為各自國家隊的中堅力量。

組合在一起的他們原汁原味的保留了東歐足球的特色:拼搶積極勇敢,技術動作紮實實用,作風頑強,攻守轉換的速度很快,並且不斷向前的勢頭猛烈。

對比歐洲其他的足球風格,東歐足球略顯機械化的猛沖猛打,似乎給人感覺缺乏控制,但是這種揚長避短的風格和打法卻相當合適,有些自己定力不強,戰術不豐富的球隊,很容易被這種進攻方式沖垮。

東歐足球的沒落,是偶然,也是必然,現在東歐已經沒有巨星,舍甫琴科已經老去,阿爾沙文還蟄伏在本國聯賽,在佛羅倫薩讓人眼前一亮的莫德裏奇是將才而非帥才,關鍵時候不能靠一己之力力挽狂瀾。羅西基已過巔峰,與內德維德相比稍遜。現今世界三大門將之一的切赫,只是讓東歐足球面對西方槍彈的時候更顯悲壯。

沒有了巨星,國內聯賽也日漸萎靡,再也沒有了當初貝爾格萊德紅星那樣稱霸歐洲的壯舉。

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星隊和南斯拉夫的貝爾格萊德紅星曾奪得歐洲冠軍杯,那是東歐足球在俱樂部層面最輝煌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