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不公平的戰鬥(第3/5頁)

然而在NBA,“公平”是不存在的。

就算是兩支勢均力敵的球隊,裁判的判罰也會讓雙方球迷都覺得不公平。

這世上能夠稱得上公平的競技比賽,應該只有網球和棋類運動,籃球和足球是最不公平的比賽,都是裁判一個誤判就能決定一場比賽勝負的運動項目。

馬刺這邊在整體實力上落於下風,但是靠著羅賓遜這個強點,以及擅長打逆風戰的特質,即便一直處於下風,他們也不會輕易被擊潰,依然有打出反擊的能力。

打逆風球是衡量一支球隊強弱的主要環節,凡是強隊都有一股韌性。

鮑勃·希爾用一個上半場就確定,馬刺如果要戰勝湖人,一定不能與對方拼進攻,必須壓下節奏打防守反擊才有希望,要盡量讓每一回合都落入陣地戰的節奏,這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掩蓋自己球隊運動天賦上的不足。

馬刺的強處在於整體性、執行力、經驗,他們必須利用好自己的長處,盡可能的揚長避短,才能擊敗湖人。

上半場結束時,馬刺總算將分差維持在十分以內,湖人以58:49領先馬刺9分。

張茣上半場貢獻了16分5籃板7助攻,與他進行對比的是大衛·羅賓遜的21分7籃板2助攻。

兩人的數據其實差不多,張茣強在得分更具爆發力,他的16分有大半都是在短時間內的爆發。大衛·羅賓遜沒有那麽強的連續得分能力,但是他一直在得分,一直為馬刺輸血。

第三節開始後,馬刺的攻防節奏變得比上半場更慢了,他們率先做出了改變。

這些老家夥們對於這種超慢節奏很是喜歡,打得越慢,他們的經驗和執行力就越能得到發揮。而且老球員一般都能沉得住氣,不會看到進攻時間只剩下五六秒了,內心就產生慌亂。他們能在進攻時間的最後幾秒,依然打出連續的轉移球配合,為自己創造出更好的得分機會。

NBA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一些球隊就喜歡在最後8秒才出手,總要把進攻時間拖到最後。

這似乎和後來的CS戰術有異曲同工之處,那款遊戲在扮演進攻方的時候,也有“快攻流”和“慢攻流”,但是世界強隊大多都喜歡打慢攻,弱隊卻大多喜歡打快攻。

這些強隊總是要在全場先卡點卡槍長達一分多鐘,不停去釋放各種假動作假動靜來引誘你來送死,轉來轉去就把進攻拖到最後幾十秒秒再進行。

很多時候,當他們埋放c4的時候都只剩下不到十秒了,但這些家夥卻總能成功的把c4埋下。

馬刺下半場打的就是類似的戰術,他們前14秒更像是無目的的轉移球,更多是在消磨湖人的耐性。等到最後十秒,他們才會真正發動戰術,但依然不急著投籃,還是不停傳球調動,引你去犯錯,為此哪怕拖到最後兩三秒再進攻也在所不惜。

“真是墨跡啊!”

張茣在第三節打了幾分鐘後,心裏的耐性就有點被磨掉了,湖人在進攻端也打的比上半場更加激進。

然而,五分鐘過去後,湖人球員發現分差已經被縮小到了3分?

哈裏斯在場邊自然知道是什麽原因,馬刺的節奏確實墨跡,湖人除了魔術師和塞巴羅斯這種老球員,真沒人能沉下心跟馬刺去玩太極。

最氣人的是,馬刺的進攻打得如此墨跡,但是成功率卻不低。

湖人球員的集中力被拖到最後幾秒的時候,往往無法集中起來,馬刺的轉移球即便創造不出空位機會,也能創造出不錯的投籃機會,這對於一支擅長外線投射的球隊來說已經是綽綽有余了。

他們被影響的還不止是防守端,在連鎖反應的刺激下,老是被對方在最後幾秒打成進攻,湖人自己在進攻的時候也變得越來越急躁。

而且正好與馬刺相反,湖人球員幾乎不會把時間拖到最後十秒,八成就出手投籃了。

但在對手慢節奏的幹擾下,湖人的快攻打的越來越不舒服,成功率也越來越低。

下半場,馬刺在防守端更加強調退防,別看他們在落位後打得很墨跡,但在退防時卻非常快,防的就是湖人搶攻,有點CS裏的CT一方開局先丟顆火防rush的意思。

“怎麽會攻不進去呢?”

張茣心裏真的不理解,上半場他們打得多流暢,下半場為什麽像被掐住了脖子一樣?

這就是他太年輕了,防守不僅僅是“單防”“協防”這些籠統的東西,也不是“搶斷多”、“蓋帽”多就厲害。

馬刺球員在速度上雖然沒有他們快,但是人家會抄近路,提前把你下快攻的路線卡住,落位後把陣型擺好,不給你發揮個人能力的空間,此外加強一下小動作和靜態身體對抗,最後再加上豐富的經驗和協作能力,這才是真正出色的防守。

哪怕馬刺這批球員的名氣不大,但卻能用節奏和細節的把控將湖人的進攻進行很大限制,他們發揮出了自己的所有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