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新任務(第2/4頁)

張茣這個賽季創造了NBA自1978年完善一系列規則後的新歷史,他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新傳奇,至少在第一個賽季,他已經超越了邁克爾·喬丹和埃爾文·約翰遜。

洛杉磯媒體在這邊不拉不拉說了一大堆,無非是希望張茣的表現能引起其它媒體的重視。

馬上就要開始投票的賽季末獎項評選裏,有不少都是由北美的專業媒體人來進行評分,這時球員想獲獎,拼的就不光是個人數據和球隊戰績,能否讓這些媒體人覺得你有資格拿MVP,能否讓這些人認識你,這才是重點。

可惜的是,張茣的表現雖然BUG,但是喬丹也是一位傳奇,還是比他名氣更大,地位更高的傳奇。

當然,喬丹並非光憑地位和人氣,幫主在離開籃球後反而更懂籃球,去而復歸後的他不再癡迷暴力轟擊籃筐,而是將跳投技藝修煉到了爐火純青。

本賽季,喬丹跳投戲份加重引發的直接效應是,他在最大程度上規避了傷病和疲勞。

常規賽82場比賽,喬丹場場不落,出勤率比張茣還高,場均能貢獻30.4分,收獲了個人第8個得分王頭銜,打破張伯倫7次稱王的歷史紀錄。此外,幫主還有場均2.2次搶斷則高居聯盟第4,連“弱項”三分球命中率也排到了第11位。

張茣想在個人數據無法全面超過喬丹,球隊戰績也遠不如的情況下逆襲MVP,這個難度實在太大,他的年輕也不是萬能的借口。

目前,NBA需要媒體人和教練投票評選的獎項,都才剛剛開始進行評選。不過各項“數據王”已經出爐了,這些榮譽只要看誰的數據最好就行了,不需要去評選。

首先是“得分王”,這是除MVP和兩個最佳陣容外分量最高的榮譽,喬丹再次以30.4分奪冠;第二位是奧拉朱旺的場均26.9分;第三是奧尼爾的場均26.6分。這胖子就比張茣多了0.1分,但卻將張茣在這項排名裏擠到了第四位。

老實說,張茣對於自己的排名已經很滿意,雖然他一向自視甚高,但是在籃板球和助攻數已經如此豪華的情況下,他的得分數據還能殺進前五,差一點就沖進了前三,真的連他自己也感到很滿意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讓奧尼爾在那邊得意了半天,他正好比自己多了0.1分。

但是奧尼爾得意之余,也不免有些臉紅。

他今年已經是三年級了,又比張茣大了5歲,只領先這麽一點,真沒什麽好得意的,反而該感覺到羞愧才對,因為他明明有潛力做得比現在更好。

接著是“籃板王”,如果只討論在三號位裏誰的籃板球最好,張茣表示他肯定能殺進前三。

但要和羅德曼等籃板狂人相比,張茣覺得還是直接跳過這一選評選吧,這個年代的籃板怪物,真的有點像怪物。

“助攻王”也是一樣的道理,他的6.6次助攻在前鋒裏肯定名列前茅,但是跟那些控衛相比,他還是繼續路過吧。

“搶斷王”,這個數據也是小個子後衛擅長的領域,但是這次張茣憑借著自己驚人的反應和靈活性,足以與那些小個子們一較高下。

雖然,正值巔峰的加裏·佩頓還是以場均2.9次搶斷位列第一,但是張茣以小數點的優勢,用同樣的場均2.6次搶斷,將老鷹隊的穆奇·布雷洛克擠到了第三位。

這個環節體現了張茣在防守端的實力,他的場均2.6次搶斷含金量和可能比他的“三雙王”還要高,因為他是一個擅長得分和組織的核心球員,防守不應該是他的任務。

一般像他這種球員,都不會參與太多的防守任務,他們的任務是進攻和組織球隊。

張茣在只將一小部分精力放在防守中的情況下,就能交出場均2.6次搶斷,這足以證明他在防守端的作用和天分不可忽視。

他是一個與喬丹類似的真正全能型球員,這裏指的是“攻與守”盡皆全能。

張茣除了在這些常規“數據王”裏名列前茅,這個賽季他還拿到了“三雙王”。

常規賽81場比賽打下來,張茣一共拿到13次三雙,上一位能在單賽季拿到13次以上三雙的還是1990-1991賽季的埃爾文·約翰遜。

洛杉磯媒體認為,張茣有這麽多的榮譽,絕對有資格與喬丹爭奪常規賽MVP。

他自己也抽空對《洛杉磯時報》的記者表示:“71勝的確很偉大,但他們超過的是我們的記錄。我會先恭喜他們創造了新歷史,但他們不會一直待在那個位置上。很快,我就會幫湖人拿回屬於我們的東西。”

他的這個表態,如果是建立在上賽季48勝的基礎上說出來,估計會讓所有人笑掉大牙!

但是湖人這個賽季的戰績是61勝,張茣第一個賽季就把重建後的球隊戰績比上賽季提升了13場,此刻說出這種大話來,並不會引人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