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系統套路深啊!(第3/5頁)

“最佳防守球員”的獲獎者同樣沒有多少懸念,加裏·佩頓拿到了13張頭名選票,排名第二的皮蓬只有5張頭名選票,差距很懸殊。

張茣在這項評比裏排在了第6位,但也得到了一張頭名選票,也不知道哪位教練對他這麽青睞?

“肯定不是尼爾森,他現在閑賦在家,哈裏斯又不能給他投票,那會是誰給我投了一張頭名選票?”

張茣自己也很好奇,他想不到這張選票是誰投給他的。

NBA“最佳防守球員”的評選和MVP不同,這個獎項是由聯盟29支球隊的教練選出來的,而且這些教練不能選自己球隊中的球員,連哈裏斯也是把自己的選票投給了佩頓。

那麽問題來了,究竟是誰給張茣投了一張頭名選票?

這個疑問,一時間成了各路媒體非常關心的謎題。

“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和“最佳防守球員”算是NBA每個賽季最讓人眼紅的榮譽,張茣在其中分別排到了第三位和第六位,這已經足以讓他感到自豪,歷史上沒有幾個人能在第一個賽季就取得如此靠前的排名,要是論年紀的話,那他又是歷史第一。

除了兩項金字塔尖的個人榮譽,每年的“常規賽最佳陣容”和“最佳防守陣容”就是分量最重的團隊榮譽,它們能展示每名球星的真正地位。

1995-1996賽季的常規賽最佳陣容名單——最終邁克爾·喬丹在評選中獲得滿分搶到了一個後衛位置;大衛·羅賓遜也以微弱優勢擊敗了奧拉朱旺和奧尼爾,搶到了中鋒位置;馬龍在這項評選裏的主要對手是坎普和巴克利,最終“郵差”靠著一如既往的穩定擊敗了另外兩人;最後一個後衛位置則被哈達威搶到,加裏·佩頓對此非常有意見,但在哪個年代都有這種球風華麗的家夥死死壓著一幫歷史地位注定要高出自己一個档次的人。就像小鮮肉和演技派的對比,前者注定無法經受時間的考驗,但卻能風光好一陣子。

張茣也不用笑別人,他自己就是個小鮮肉,只不過是個有演技的小鮮肉罷了,這個結果就造成了他以絕對的壓倒性優勢擊敗了競爭對手皮蓬,差一點就成為跟喬丹一樣滿分入選第一陣容的變態。

“意料之內!”

張茣表示這個結果不出意料,如今聯盟裏出色的小前鋒不多,能跟他競爭的只有皮蓬和希爾,但這兩人都沒法跟他的個人數據相比,所以他會入選第一陣容,其實早就沒有太大懸念了。

這次他又打破了一個紀錄,NBA歷史上並非沒有第一個賽季就入選第一陣容的球員,但在18歲就入選第一陣容的怪胎,整個歷史上就他一個,甚至在20歲前入選第一陣容的變態,同樣只有他一個。

最後是“最佳防守陣容”,它的評選方式和“最佳防守球員”一樣,都是由聯盟在任主教練評選,於是張茣很自然的落選了第一防守陣容。

在這項評選中,加裏·佩頓、喬丹和羅德曼都獲得了滿分,皮蓬以3分之差戰勝了張茣,大衛·羅賓遜拿到了最後一個名額。

這就有點恐怖了,公牛隊竟然有三名球員進入了最佳防守陣容,細思極恐啊!

但這也解釋了他們的71勝究竟是怎麽得來的,真是恐怖如斯呢!

相比“最佳防守陣容”一隊,“最佳防守陣容二隊”裏有幾個名氣不大的球員。

張茣和奧拉朱旺的名氣不低,“眼鏡蛇”霍雷斯·格蘭特是公牛上一王朝的成員,但現在名氣已經不如跟喬丹在一塊打球的時候了,更不如坎普這樣的怪獸。剩下的穆奇·布雷洛克和鮑比·菲爾斯完全稱得上名不見經傳,在這個互聯網不發達的時代,可能除了他們自己球隊的球迷,沒幾個人知道他們是誰。

這就是“最佳防守球員”和“最佳防守陣容”為什麽要由主教練評選的原因,在電視轉播和網絡都不發達的八九十年代,只有這些教練才能在每個賽季最少兩次的交手裏,發現究竟是誰的防守讓自己球隊最難受,而再專業的媒體人也不可能去關注湖人、公牛、凱爾特人、尼克斯外,還有哪些人的防守特別牛批。

如果讓這些媒體人來評選,“雨人”坎普必然會憑借自己暴力的球風進入第二陣容,但最後卻是霍雷斯·格蘭特入選,顯然大部分的教練都認為控制不住自己犯規的坎普要好對付一些。

“收獲頗豐!”

張茣這次收獲確實不少,“最佳一陣”和“防守二陣”足以證明他是現役最全能的球星之一,加上他的年紀如此之小,聯盟未來不捧他還能捧誰?

張茣帶著晉級第二輪的最好結果,以及滿身的榮譽,在1號返回了洛杉磯。

林志鈴小姐姐也將在明天開始自己的秘書生涯,雖然她完全是為了豐厚的薪水,以及優越的工作時間,對於張茣倒是沒有什麽非分之想,有點好感也是出於民族情緒,張茣早已經是全球華人的驕傲,討厭他的華人真沒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