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別攔著我,我會殺了你!(第3/6頁)

哈裏斯當然不會對誰有偏見,他也未嘗沒有刻意刺激塞巴羅斯的用意,對黑人球員用激將法是很有效的招數,禪師就老是用庫科奇來刺激皮蓬,激發他缺少的競爭欲望,哈裏斯當然也會用這一招。

塞巴羅斯上場後,與芬利一味靠身體去防守不同,老將們的經驗要豐富許多,首先在站位的選擇上就高出不少,時機也更巧妙,同時在利用隊友補防上也做得更聰明。

但即便如此,馬刺依舊可以突破塞巴羅斯鎮守的防線,但要在禁區裏受到更多的補防壓力,加上坐鎮主場的湖人可以在封堵投籃時把對抗的力度增加一些,馬刺的得分成功率開始下降了。

湖人暫時穩住了陣腳,那就要開始發起進攻了。

張茣很快突破上籃為球隊追回兩分,馬刺的防守也有了改變,兩位內線大衛·羅賓遜和查爾斯·史密斯更加注重防守張茣的分球,對於他的投籃能幹擾多少就幹擾多少,但必須優先保證他不會助攻隊友得分。

也就是說,如果必須在“讓張茣自己得分”和“讓張茣助攻隊友得分”上做出選擇,馬刺一早就選擇了讓張茣去得分,大家夥只需要盡力幹擾他的得分效率就好。

張茣則感覺到,他雖然總是陷入包圍中,總是在人堆裏出手,但馬刺的包圍好像只是做個樣子而已,每當他真正投籃時,還是能得到一定的出手空間,那些馬刺球員對他張牙舞爪了半天,最後卻有點虛張聲勢的味道。

“他們該不是以為這樣就能唬住我吧?”

張茣不知道馬刺的策略,他還以為馬刺是色厲內荏,是只紙老虎。

兩分鐘後,兩隊打成了12:10,湖人把開場階段的落後縮小到2分。

但在大衛·羅賓遜沖開兩人扣籃得分之後,雙方都擴大了防守範圍和強度,都不想讓對方再輕易得分,然而在用力過猛之下,兩隊讓自己的進攻也受到了影響,隨後整整三分鐘場上一分沒得。

第一節還剩下3分多鐘時,張茣開始自己在遠距離嘗試手感,一次三分外加一記蠻不講理的急停跳投讓湖人打出7:2的小高潮。

很多關心這場比賽的人都發現,如果說開拓者上一輪對與張茣的限制等於零,那馬刺今天就成負數了——他們這邊是盡力而為,張茣那邊卻是為所欲為。

這種尷尬一直持續到本節的最後兩分鐘,馬刺的防守策略才終於起到了效果……

此前,湖人的得分有大半來自張茣,其他人得到的出手機會很有限。可張茣再變態,他也不可能一整節不停出手投籃,他也要喘口氣。而就是在他調整節奏的這段時間,湖人球員冰冷的手感卻無法把火力續上,馬刺穩定的防守讓湖人在這兩分多鐘裏一分未得,還給了湖人一個6:0的小高潮。

第一節結束後,兩隊打成了23:23,誰也沒能占到便宜,以平手進入第二回合的較量。

張茣下場時難免在心裏責怪隊友不夠給力,第一節他砍下了14分2籃板1助攻,一個人就拿到了球隊的六成得分,再加上最後兩分鐘裏湖人球員的連續打鐵,這顯然是他的隊友沒有給自己足夠的支援。

還不光是張茣這麽認為,此刻全世界的球迷和解說員也都是這麽認為的,沒幾個人會在這時候考慮,究竟是什麽原因造成了這種情況?他們只會抱怨“裏昂盡力了,隊友CBA”。

這裏的真正原因當然是馬刺的防守策略成功了,只要兩隊能一直形成這樣的僵持,讓張茣不停靠他的個人能力為湖人取分,當比賽打到第三節或第四節時,就算他的體力再好,那時也該差不多沒力氣了。

湖人隊的球員在前三節得不到維持手感的足夠出手次數,那麽在張茣的體力下降後,可想而知,他們能站出來續費的幾率不大,馬刺的勝率便會超過湖人。

至於,張茣的體力既然稱得上變態,為什麽他只打三節就會沒力氣?

這個問題很容易解釋,因為馬刺會逼著張茣不停展開個人進攻,不給他調整節奏和喘息的機會。

就像拳擊比賽,如果一名選手向對方連續不停的出拳,一旦打不倒對方,很快就會後繼無力,對手只要抓住時機展開反擊,後果可想而知。

所以拳手通常只會打出幾拳,沒得手就迅速調整步伐進行防禦。

這就是節奏,所謂剛不可久,柔不可守,換到足球和籃球比賽裏,也是一樣的道理。

張茣在第二節本來應該休息三四分鐘,但他很快發現自己的隊友還是沒手感,不到兩分鐘就落後馬刺4分,又是連續兩分鐘不得分。

哈裏斯沒辦法了,季後賽裏出現連續不得分的情況是很可怕的,他必須把張茣提前換上去,今天貌似就他一個人的手感好,能得分。

馬刺球員這時看向鮑勃·希爾,他們覺得這時候可以考慮對張茣進行一段時間的高強度防守,反正湖人其他球員都沒手感,這時候完全可以用窒息式的防守打出一個攻擊波,趁機拉開足夠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