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考拉時刻(第3/4頁)

隨後,來到賽後發布會上,當張茣被問到是否征服了芝加哥時,這個大帥比果斷繼續在公牛隊的傷口上撒鹽,他對記者說道:“沒有,因為這裏早已是一片廢墟。當你征服一座山峰時,它已經在你腳下了,你必須再找一座山峰去征服,否則,你只有下山,走下坡路了。可是環顧四周,我還有對手嗎?很不幸,沒有了,所以我的對手變成了我自己。所幸,征服自己的勝利是所有勝利中最光榮的勝利,我要開始與我的影子戰鬥。”

“影子?這個……你要怎麽與自己的影子戰鬥?怎麽才能戰勝自己的影子?”

“我永遠都無法戰勝自己的影子,因為光越強影就越濃,但正因為影子無法戰勝,我才能一直進步,一直戰鬥。”

張茣這就太目中無人了,他這豈不是說別人都不配做他的對手,所以他才只能自己跟自己玩嗎?

芝加哥的記者們無言以對了,以後誰他媽要說中國人是謙遜的,他們轉身就是一耳摑子扇過去,張茣的傲慢和自大都已經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了。

“我們今天見證了NBA又一偉大時刻的降臨,你認為與‘米勒時刻’相比,‘考拉時刻’,你不介意我這麽稱呼吧?它們哪一個更偉大?”

芝加哥的記者實在不知道怎麽懟張茣了,只能用這種方法為難他。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當年米勒在最後時刻得到8分,細細算來他總共只用了的8.9秒的時間。而張茣這次用33秒砍下16分,雖然不能用8.9秒乘以2來證明“米勒時刻”更偉大,但要真說他的33秒16分更偉大,估計也會讓很多人找到反駁的理由。

“偉大的時刻總是大同小異,究竟誰更偉大,我說的不算,時間會有定論。但我能確信的是,現在NBA未打完判斷輸贏的標準會是33秒之內是否落後14分,如果14分之外必定輸了,14分之內,還有一絲打平的希望,13分就會有贏的希望。”

張茣表示這種刁難完全是渣渣,他故意不說自己的“考拉時刻”更牛逼,雖然他心裏知道肯定是自己的33秒16分更牛逼,但是裝逼的最高境界並不是一味地去爭第一,有時候故意謙虛一下,或是讓別人把心裏話說出去,效果會更好。

這個問題,他知道根本就不用回答,明天全世界的球迷都會把兩個“時刻”拿出來進行對比,結果會是九成的人都會覺得他的時刻更牛逼,但如果是由他說出來的話,反而會讓一部分傻缺產生抵觸心理,這時避而不答才是最高明的手段。

“請問,你認為自己是地球上最出色的運動員嗎?”

“這個我敢保證,你再也找不到比我更出色的運動員了。”

張茣表示,這個問題我就不謙虛了,這時候他要是還不敢認第一,那還不如回家賣紅薯。

但這裏面更大的原因是,如此回答話題性夠高,因為他說的是“最出色的運動員”,這裏就包括所有的體育運動。

張茣現在就能想到,明天他的這個回答一定會引發其它運動的粉絲與籃球粉絲開戰。

如此大的話題性,他當然不會錯過,雖然一樣會引發不少人的反感,但是利遠大於弊,所以這個逼就必須要裝了!

這位問問題的記者反而尷尬起來,他原本是想讓張茣難堪來著,但是當張茣眼睛都不眨的承認了自己最牛逼後,他反倒不知道該怎麽諷刺了。

張茣這幾年創造的奇跡可不止這一個,你要真找個比他更牛逼的人,即便從其它運動來找,似乎都沒有合適的人選。

哪怕拿出足球領域的貝利和馬拉多納來與張茣相比,至少他們在同齡時的成就都遠不如張茣,將來被張茣在影響力和地位上超過更是板上釘釘的事,所以真沒法去嘲諷什麽。

張茣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敢出這種風頭。如果明天各個運動的粉絲與籃球粉絲展開一場撕逼大戰,他的光輝事跡肯定會被籃球迷們渲染一番後列舉出來,最後兩邊罵著罵著的結果,只能是讓更多的吃瓜群眾發現,原來英俊的考拉寶寶這麽牛逼,他居然創造過這麽多的奇跡,最後搞不好又多了好幾億的新粉絲,美滋滋!

所以嘛,他才懶得去和“米勒時刻”對比,這裏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米勒本人沒什麽名氣,根本不值得他炒作。

如果“米勒時刻”是由喬丹創造的話,他早就騷話一堆了。

不得不說,張茣對媒體的尿性實在太了解……

第二天,不僅是全美國都被張茣33秒16分的表現引爆,全世界的媒體都在自己的頭版頭條位置上對張茣的神奇表現進行了報道,特別是他與喬丹的打賭大大增加了新聞的娛樂性,報道的規模都快能和世界杯決賽相提並論了。

其實,這也從側面證明了“考拉時刻”和“米勒時刻”哪個更偉大,當年米勒可無法讓全世界的大型媒體都用頭版頭條來報道,頂多是在體育板塊出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