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手起刀落(第2/4頁)

但你以為,這些就是張茣最吊的成就了嗎?

當然不僅僅這些,張茣這個賽季還首次進入了180俱樂部,這可是那個被他無視的人也沒有得到過的榮譽。而且,張茣可能是覺得180俱樂部難度太低了,於是他直接跳過了180俱樂部,進入了前所未有的190俱樂部。這裏只有他孤零零一個人的名字出現在名單上。

這個賽季,張茣的投籃命中率是56.6%,三分命中率44.8%,罰球命中率90.5%,這已經超過了180俱樂部的要求。

NBA的“180俱樂部”,又被稱50-40-90俱樂部,這是一個非正式用語,指的是NBA球員整個賽季的投籃命中率至少為50%,三分命中率至少為40%,以及罰球命中率至少為90%。

張茣前兩個賽季略蛋疼,因為他在投籃命中率和三分命中率上都超過了要求,但是罰球命中率一直不到90%,這讓他遲遲沒有進入180俱樂部。

這個賽季,張茣特別加強了罰球訓練,使得罰球命中率終於超過了90%。同時,他的前兩項命中率依然在穩步提高。這個結果就是,180俱樂部再也容不下他這座大佛,張茣連升兩級,竟然直接達到了190俱樂部的要求。

這個榮譽有多難得,舉一個例子你就明白了——NBA的“180俱樂部”就已經比“黃金俱樂部”的鉆石VIP難上許多倍,因為不光有50-40-90的硬性指標,還要求球員在整個賽季中:至少命中300個投籃、60個三分球、125個罰球。

所以,NBA目前只有四個人滿足要求,拉裏·伯德(兩次)、馬克·普萊斯(一次)、雷吉·米勒(一次)。公牛隊的史蒂夫·科爾雖然滿足硬性指標,但他不滿足“至少命中125個罰球”的要求。

張茣當然滿足這些要求,他的56.6+44.8+90.5,這已經是191.9的效率。考拉寶寶一不小心就讓自己成為了歷史上首位進入190俱樂部的成員,而這個俱樂部目前就只有他一個人存在,真的很寂寞!

公牛球迷可能會不承認這個記錄,他們覺得斯蒂夫·科爾在95-96賽季打下的50.6%+51.5%+92.9%也達到了要求,當季科爾的平均上場時間為23.4分鐘,能得8.4分。

但是,湖人球迷和張茣的球迷認為科爾的出手數達不到要求,那年的科爾只命中244球,而且罰球次數也只有84球,這兩個都達不到180俱樂部的要求,所以這個俱樂部裏才沒有他的名字。

那麽問題來了,一個連180俱樂部都不達標的人,他難道能進入190俱樂部不成?

“我認為,180俱樂部的出手次數已經訂的偏低,特別是三分球的次數要求,整個賽季才60個,平均下來還不到每場比賽一個,這怎麽能行呢?”張茣顯然是要開始裝逼了,只聽他接下來說道:“不過,我不是180俱樂部的成員,所以沒資格討論和修改這個規定。但是,190俱樂部的規則將由我來制定。第一個被我下刀的就是單賽季三分球命中次數,我認為至少要增加到150個以上。同時,總投籃次數和罰球次數也要提高到800個和200個。如果,一名球員連這樣的要求都沒有達到,那他就沒資格與我相提並論,我不會給他這個資格。最後,今後190俱樂部要改個好聽的名字。比如‘考拉俱樂部’,或者‘龍裔俱樂部’。”

張茣這番話不是一般的裝逼,如果180俱樂部也按他這樣來制定規則,那麽伯德、米勒和普萊斯就都GG了,180俱樂部裏將只有他一個人真正達標,這恐怕才是他真正的用意。

但是張茣不接受批評,這個賽季他投進了320個三分球,超過了斯科特在2年前創造的單賽季命中267個三分球的記錄,並且將新紀錄一口氣增加到300+。

所以,他現在把190俱樂部的三分球要求增加到150個,這根本不算為難別人,甚至200個都不算太過分,否則哪個阿貓阿狗都能跟他站在一塊,那這個榮譽還有含金量嗎?

但氣人的是,張茣隨後在自己日志上留下的幾兩句話,實在太嘲諷——

“無敵是多麽寂寞。”

“無敵是多麽空虛。”

“獨自在頂峰中,冷風不斷的吹過。”

“我的寂寞,誰能明白我。”

“……”

好吧,這些話其實用一句就能翻譯: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幸好,張茣還沒有膨脹到飄上天的程度,當記者們需要他提供一點正能量的時候,張茣給了十足的正能量:“我不想再重復我的成功之路了,一句話: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但有一句話他沒說完,“剩下九十分都得靠外表。”

《洛杉磯時報》在第二天的報道——

NBA97-98賽季常規賽結束,這是考拉寶寶的第三個賽季,今年他只有21歲,卻已是如魚得水,我們在常規賽只能看到他不厭其煩地刷新各種隊史和最年輕紀錄,成功斬獲了包括“得分王”、“搶斷王”、“三雙王”等一籮筐個人榮譽,並且率隊拿到了空前絕後的單賽季76勝和39連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