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潛力耗盡?(第3/3頁)

“這裏面的運動生理學我相信兩位其實也有所了解,太早進行大強度訓練,能夠讓一部分運動員進入狀態,超出同齡人。但一旦進入成年階段,由於身體過早的成熟,他們的成績反而沒有大的提升。這還是很多都是體育天賦非常好,普遍生長發育比黃種人要早得多的黑人和白人選手。”

“你們二位提供的這名選手,15周歲開始專業訓練,按理是不存在這種問題,但他最近的幾個月成績提升太異常了,遠遠超過了平均水平。這不是好的現象。按資料顯示,在2001年進入體校前,這位選手的成績手記11秒8,而到了上次的邀請賽,他的短跑成績達到了電計10秒95的水準,這個跨度,差不多就是一秒的時間。想要在四個月時間裏,短跑速度裏提升1秒時間不難,但如果是黃種人想從12秒提升到11秒,而且還是在15周歲這個階段,這個提升就不是好事了。這代表著這位選手正在進入身體快速發育的階段,而這個階段是不應該進行高強度訓練的。”沈國營長篇大論地敘述著自己的理論,頓了頓接著說道。

“按我估計,他的成長水平,我估計最多跑到10秒6、10秒7的成績,想上健將級也難,再往後,也沒什麽潛力可挖掘。我要的是有成長潛力的選手,而不是這種潛力快耗盡的,我這麽說不知道你們二位是否能理解。”

聽到這裏莊韜和曾惠珍都明白了,這位沈教練或許在國外待久了,無論是運動員的訓練還是選材,都有著他自己的一套理念,雖然兩人都認為他的說法太牽強,好的體育苗子當然是從小培養,要說起黑人白人運動員不也是從小開始接收訓練,但也不能說對方是錯的。

今年參加NBA選秀的那位大個子籃球運動員,之前也曾聽說,在他最開始訓練階段,教練一直是不允許他進行大強度訓練,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不能影響他長高。

運動員天賦上限是一直存在的,早期曾培訓的很多在小學就能夠達到二級、一級運動員水平的選手不是沒有,但基本也就那樣,太早進入身體的早熟階段,造成後續沒有更多潛力可挖掘。

“不過,既然你們二位的推薦,我願意見一下這位選手,親自測試下,但我不保證能留他下來試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