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天下足壇》(第2/2頁)

《天下足壇》是國內有名的足球雜志,每一期的銷量都能達到二十萬冊,每一期銷量二十萬冊,每年的銷量近三百萬冊,論起銷量來說,《天下足壇》達到了國內首屈一指的程度,甚至可比頂尖的美國NBA雜志的銷售數字,體育行業的雜志來說,已經是最頂尖的之一了。

《天下足壇》的規模要比《世界網絡足球》大一些,但因為只是一家雜志社,記者力量還是很薄弱,大多數新聞還是依靠外部的傳媒渠道,屬於雜志社的文字編輯比采訪記者多很多。

《天下足壇》內部,負責歐洲足球事物的主編是鄭志國。

當鄭志國看到了《世紀網絡足球》的報道,頓時就有些惱火了,“這麽大的新聞,就先被《世紀網絡足球》的小記者知道了?”就光是這一則新聞,就足以大大提升《世紀網絡足球》的銷量。

可不止是這一期銷量。

當有讀者訂購一期雜志以後,覺得內容比較好,就很可能會訂購下一期。

這可是長遠的影響。

就比如原本《世界網絡足球》的一期銷量有十萬冊,這一期銷量暴漲到三十萬冊,那麽到下一期還是會有新讀者訂閱,平均銷量或許能達到十五萬冊,甚至還會更多一些,等於是直接快速的提升了業績。

從這個例子就能看出,獨家新聞對於媒體有多麽重要了。

鄭志國很生氣。

《天下足壇》也有派駐英國的記者,名字的叫李磊,李磊也很精明能幹,總是能采訪到一個個大新聞,可《世界網絡足球》卻先一步拿到了獨家新聞。

鄭志國頓時打電話過去,把李磊狠狠的怒罵了一頓,隨後他只有一句話,“查!給我去查!如果消息屬實,立刻去米爾沃爾做采訪!我們也要有獨家采訪,最好是能和這個張揚打好關系!”

電話那頭的李磊有點發蒙,他還真沒聽說什麽中國教練,英國的職業俱樂部會聘請中國教練?

怎麽可能啊!

但他只能一堆“是”、“一定”的應付過去。

等放下了電話,李磊想想鄭志國所說的,他總覺得不太可能,但他還是開始了工作——進行網絡搜索。

這是李磊所擅長的。

李磊是《天下足壇》唯一派駐英國的采訪記者。

他的工作任務也很重。

《天下足壇》有月刊,也有半月短刊,偶爾還會發布半年刊,其中英國足球的部分占據了不小的版面,李磊差不多每個星期,都要完成三篇以上的報道文章。

這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媒體記者的行業,可不是其他文字工作可比,他們需要出去做采訪,然後根據采訪內容寫出報道,往往寫出一篇報道的前提,就是要到處做幾次采訪。

很多時候,采訪都等於白跑。

首先采訪內容,就不可能每一次都有特點,有些采訪做了也沒什麽意義,就比如一場普通的聯賽,去做采訪能有什麽意義?大體上只是知道個比分,雙方俱樂部沒什麽名氣,讀者自然也不會有興趣。

再有,采訪沒有收獲很正常。

一些大人物不是想采訪,就能采訪到的,那些小人物也沒有采訪的必要。

李磊要完成工作任務,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李磊可沒有李建棟的毅力,沒有那種勤勉的工作精神,但他的工作業績還是很突出,因為他走了捷徑——很多采訪報道內容,根本不是通過采訪得知的消息,而是根據英國媒體的報道,他幹的有點像是文字編輯工作,搜索最新的足球報道,隨後對報道進行一番總結,去掉沒有意義的,找到關鍵有用的東西,寫出一篇非常吸引人的報道。

過去一年時間,李磊一直這麽幹。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工作變得相當輕松,每天只需要抽出一、兩個小時就夠了,壞處也相當明顯,他不會有最新的報道,寫出的內容都已經過時了。

媒體最在乎消息是否過時。

把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寫在報道文章中,一點意義都不會有。

可李磊的業績還是不錯,因為國內沒有英超聯賽的直播,大部分球迷對英超不了解的,所以過時一周的消息,到了國內也會是最新的消息。

李磊開始了“工作”。

在用“米爾沃爾”關鍵字進行搜索後,立刻就找到了有關消息,米爾沃爾近來備受關注,網絡上有著不少相關報道,大部分都在贊揚米爾沃爾的成績。

隨後李磊就找到了鄭志國說的內容:米爾沃爾的主教練張揚。

“還真是有……21歲?中國教練!真不可思議!”李磊驚訝的感嘆了一番,用“張揚”的關鍵字做搜索,瞬間就找了很多消息。

這一次的消息就不怎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