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章 同城死敵

九個基礎點數,聽起來像是重型武器,但事實上,打開千瘡百孔的個人信息表,陸恪就知道了,這依舊是杯水車薪。不過,十六周的艱苦訓練終於得到了回報,那種滿足感卻是語言難以形容的。

前所未有地,陸恪真正地靜下心來細細地打量自己的單項信息,尤其是四分衛的技術選項。除了人物基礎信息沒有變動之外,其他各個選項分別如下:

身體素質:62/100

精神素質:81/100

戰術意識:67

意志力:80

速度:65

力量:47

加速度:61

敏捷:70

跳躍:48

……以上是各項基礎數據。

投擲力量:78

短傳準度:67

中傳準度:64

長傳準度:81

跑動傳球:60

假傳動作:45

護球能力:59

觀察視野:50

持球跑動:59

閃避能力:59

推擋能力:53

過人能力:53

虛晃能力:53

……以上是四分衛的技術數據。

接球能力:38

路線跑動:15

極限接球:15

人群接球:15

瞬間爆發:15

……以上是接球技能的技術數據,不過也對四分衛的能力有所影響。

抵抗受傷指數:77

耐力指數:80

復原速度:75

……以上則是與身體素質相關的受傷屬性。

仔細地瀏覽了一遍之後,陸恪欣喜地發現,“身體素質:62/100”,這項數據居然出人意料地增長了一點。陸恪可以百分百地確定,他從來沒有直接添加基礎點數在這個選項,但數據還是從“61”增長到了“62”,這也意味著,過去這五個月時間堅持不懈地訓練,收到了回報。

正如當初剛剛得到系統時,小七所說的一樣,各項屬性之間是存在影響的,雖然這種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卻不意味著不存在,它們之間的本質聯系,就好像量變和質變的關系,只有長年累月的滴水穿石,才能撼動本質的變化。

日常基礎訓練之所以如此稱呼,重點在於日常,也在於基礎,積少成多的過程,對身體和技術做出難以忽視的調整。

五個月時間,沒有缺席任何一天的訓練,投射在了身體素質之上,僅僅只是增長了一個點數,這自然比不上直接添加基礎點數來得快速而直接,但確確實實地,身體可以感受到素質的變化,這甚至比基礎點數還要更加確切而實際,讓陸恪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的訓練成果。

這,無疑是一個喜人的發現。

隨後,陸恪的視線又落在了四分衛的技術選項之上,數字一目了然地顯示著他的優點和缺點——相對而言的。

對於四分衛來說,腳步和跑動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在防守隊員的圍追堵截之下,閃躲擒抱、自我保護、進行傳球的能力,這在橄欖球賽場上是最主要的構成部分。因為進攻鋒線不可能阻擋住每一次進攻,也因為四分衛不可能每一次都像是木樁子一般進行定點傳球。

與這項能力相關的技術包括了,跑動傳球、假傳動作、護球能力、觀察視野、持球跑動、閃避能力、推擋能力、過人能力、虛晃能力等等。

其中,假傳動作就是欺騙防守隊員的傳球技能,當初練習賽時陸恪使用的假跑真傳、假傳真跑就是如此;護球能力則是防守球員撞擊到了四分衛時,四分衛保護著橄欖球,避免掉球;持球跑動有點類似於跑衛的技能,在必要的時候,四分衛可以攜帶著橄欖球進行沖球,並且尋覓時機隨時完成傳球。

可以這樣理解,長傳準度、中傳準度和短傳準度,這是站樁傳球的能力,而剩下的技術卻是保證四分衛能夠有機會展示自己準度的能力。如果就連傳球的機會都沒有了,那麽傳球準度是一百分,那也是英雄沒有用武之地。

但現實就是,除了跑動傳球的分數是六十分,剛剛及格,其他數據全部都是一片赤紅色,即使陸恪想要加點,也有點無從入手的尷尬。

在成為棕熊隊的四分衛替補之前,其實陸恪沒有意識到腳步和跑動能力的重要性,因為單單看各個基礎項目,陸恪的跑動、敏捷、耐力等數據都不俗,在高中打球時,僅僅依靠著這些素質,然後利用腦袋進行判斷和解讀,他就可以提前跑出空档,完成傳球。

但躋身替補之後,陸恪漸漸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對抗以及帶球跑動的轉換效率著實太低了,在對抗越來越激烈、戰術也漸漸復雜的大學賽場裏,能力的短板也就越來越明顯。回想一下,他在大一的試訓時,表現那麽糟糕透頂,也就不足為奇了。

以前陸恪都沒有醒悟過來這一點,所以得到系統之後,他的加點集中在了長傳準度和短傳準度之上,現在看來,不能說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但他的確擁有更加合理、更加完美的加點方式。幸運的是,進入替補隊之後,訓練開始變得系統起來,而陸恪是一個聰明人,這是他最大的財富,於是加點的思路也就變得清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