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鐵腕教練

四十碼沖刺,4.79秒;二十碼往返沖刺,4.42秒;繞三錐,6.88秒;縱跳摸高,31.5寸英寸;立定跳躍,108英寸。

以上就是陸恪最新的體測數據了,如此成績,對比科林·卡佩尼克的話,依舊稍稍有些差距,更不要說和那些首輪秀相比較了,不能算是驚艷。

但毋庸置疑,這足以配得上第五輪、第六輪選秀的四分衛數據了,再加上傳球能力和馮德裏克測試滿分的話,選秀輪次再提升到第四輪、乃至第三輪,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最為驚人的是,對比五個半月前,陸恪在新秀訓練營上的數據,取得了全面進步!

短短半年,體測成績就得到了提升?興奮劑,這是每一個人腦海裏最直接的條件反射,難怪吉姆剛才有此一問了。但鮑比否決了這個猜想之後,每個人都漸漸反應了過來:在這段時間,陸恪到底付出了多少汗水,訓練到底多麽刻苦,這才走到了今天?

不由自主地,視線都朝著球場之上那個“十一號,艾利克斯·史密斯”投射了過去。

站在場上,那名十一號依舊沒有放松,一絲不苟地進行著傳球,連續完成三十碼傳球之後,現在,他正在嘗試四十五碼的傳球。

以吉姆為首的教練團隊,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第一個傳球,中了;然後第二個,第三個……連續中了四個之後,終於傳丟了一個,“砰”地一下砸中了框沿,彈了出去;但他依舊沒有慌亂,接下來又連續傳中了兩個,第三個再次丟了。

十一號暫停了繼續傳球的動作,站在原地,做著簡單的拉伸運動,開始放松手臂肌肉。

“在這之前,三十碼的傳球,二十傳二十中。”鮑比解釋的聲音傳了過來,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正是因為此前傳球消耗了大量體力,所以四十五碼傳球的精準度這才開始下降。一場比賽之中,傳統口袋四分衛的傳球次數,少則二十次,多則五十次,在訓練過程中,傳球次數當然更多,但傳球準度也無法避免地因為肌肉疲勞而有所下滑。

鮑比的解釋還沒有結束,“之前十碼以內的傳球,二十傳十九中;十碼到二十碼的傳球,二十傳十七中。”

換而言之,陸恪前前後後已經進行了六十次傳球訓練,一共只丟了四記傳球。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四十五碼的長傳,依舊是八傳六中。精準度和控制力,著實出彩。

不僅僅是吉姆等人,鮑比顯然也注意到了陸恪傳球的功底,不由自主地就給予了更多的關注,此時才能夠如數家珍。雖然此時場上一共有三名四分衛正在訓練,但沒有人的視線可以離開那十一號的身影,就連他正在放松的簡單瑜伽動作,似乎也充滿了來自東方的神秘。

提起中國,功夫,中藥(或者草藥),多民族,人口,還有……神秘。

“你們說,他會不會中國功夫?”基普沒頭沒腦地來了一句話,放在當前的情況之下,著實有種格格不入的喜感。但,大家都沒有笑出聲,而是認認真真地開始思考這種可能性起來。

場邊一時間就陷入了沉默,誰都沒有開口說話,不知道是在觀察其他四分衛訓練,還是陷入了自己的思緒之中。突然,鮑比的聲音猶如洪鐘一般響了起來,打斷了其他人的思路,“這一組的訓練暫時到此為止,更換下一組,同樣是傳球訓練。”

吉姆的視線依舊停留在那十一號的身上,微微有些掙紮,稍稍有些沖動。

今天僅僅只是試訓的第一天,接下來,他們還將全方位地進行檢測和考察;有必要的話,甚至可以留下幾名候補人選,隨隊進行訓練,之後在隊內進行幾場訓練賽,進一步地展開考察。即使是替補四分衛,他們也絕對不能馬虎。

但問題就在於,距離季前賽還剩下不到一周的時間,每一天都在感受著猶如山嶽一般的緊迫感,留給球隊的時間,著實不多了。

吉姆·哈勃是一位殺伐果決的教練,風格鮮明、個性尖銳、脾氣火暴、雷厲風行、說一不二。以前在球員時期,他就得罪了不少人,經常和記者打嘴仗;後來成為教練,更是如此,手腕強硬,先後在聖叠戈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取得了輝煌成就,今年順勢加盟舊金山49人,接過了這個爛攤子。

上任以來,吉姆就展現出了自己的鐵血作風,在球隊經理的支持之下,整個球隊完成了大清洗。

首先是由二十人構成的教練組之中,只有跑衛教練、進攻鋒線教練、防守鋒線教練留任,其他人全部撤換;其次是五十三人的球隊大名單,一口氣放出了十七名球員,其中包括了兩名四分衛,球員名單清空了將近三分之一。

如此手筆,如此決斷,如此幹脆,在整個聯盟之中也堪稱罕見,吉姆的執教風格也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