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陷入僵局

比賽陷入了僵局。在第二次傳球達陣之後,舊金山49人的特勤組順利踢進了附加分,再次將比分超出,“14:7”,而後,比賽就似乎摁下了暫停鍵和循環鍵,始終沒有推進。

隨後,西雅圖海鷹的進攻組再次上場。馬肖恩·林奇依舊是整個球隊的進攻核心,但“野獸模式”卻不是萬能的,歸根結底,馬肖恩還是一個普通人,不是真正的超人。他不是每次都可以完成突破九人的壯舉。

在舊金山49人防守組的嚴防死守之下,馬肖恩的推進效率受到了嚴重阻礙;而特拉維斯的傳球準度依舊糟糕,沒有能夠打開傳球的局面,這使得西雅圖海鷹的進攻無比艱難,勉強推到了本方四十三碼之後,沒有能夠再次取得首攻,遺憾地只能棄踢。

緊接著就輪到了舊金山49人的進攻組再次上場。正如解說員所料,西雅圖海鷹的防守組開始進入了狀態。

這一档進攻之中,先是一次跑球,迪克森不僅沒有跑出碼數,而且還被推了回來,直接摁倒在地,損失了兩碼。

而後是一次傳球,但對手的兩名防守球員突破了進攻鋒線,完成了全場比賽對四分衛的第一次擒殺,再次損失了五碼。

最後一次傳球,防守球員又一次制造了倉促出手,陸恪根本沒有時間觀察,匆匆忙忙地完成一個短傳,試圖取得更好的棄踢位置。但進攻鋒線完全被撕破,三名球員對陸恪展開包夾,倉促之間,陸恪朝著洛根出手,卻差點被抄截——還好只是“差點”。

三振出局。舊金山49人今晚第一次三振出局。

在這之後,同區德比的火藥味漸漸開始彌漫了開來,49人送給了海鷹一次三振出局,海鷹就還擊了49人兩次兇狠擒殺;49人險些制造抄截,將海鷹阻止在了三十六碼線上,海鷹就一次制造迪克森掉球,完成球權轉換。

在橄欖球比賽之中,任何一個球員都可能出現掉球的情況,即使是四分衛也不例外——在防守球員的兇狠擒殺之中,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掉球。

所謂的掉球,特指開球之後,進攻組完成接球、控制住球並且展開推進過程中,橄欖球意外地掉落在地。那麽,橄欖球就將成為“無主之物”,第一個控制住球的球員,就將為自己的球隊取得球權。其中的特例時,橄欖球在四分衛手中,在傳球之前,就因為擒抱或擒殺而制造掉球,那麽規則也是一樣的。

簡單舉例,迪克森從陸恪手中接過橄欖球之後,卻因為對手的沖撞、擒抱或擒殺,橄欖球掉了出來。

接下來,如果49人的球員可以第一時間搶到球,那麽他們就將保留球權,然後從掉球的位置繼續進攻;而如果海鷹隊的球員第一時間搶到球,那麽球權就將完成轉換,也是從掉球的位置開始進攻。

可是,如果進攻組的球員都沒有能夠接到球,又或者是接球球員還沒有完成控制,橄欖球就猶如燙手山芋一般直接砸到了地上,這則被視為傳球未完成。球權不會完成轉換。換而言之,傳球完成之後,防守球員制造了掉球,那麽此時球權就將開放競爭。

剛才,迪克森在持球跑動過程中,形成了掉球,海鷹隊在49人一側四十六碼線上拿到了球權。

舊金山49人好不容易推進到了將近半場的位置,一個球權轉換,之前的所有努力就白費了;而且西雅圖海鷹的進攻起始位置就推過了半場,僅僅只需要再往前推進一些,就進入任意球範圍,更進一步的話,達陣也是有可能的。

陸恪也是一陣窩火,卻無可奈何。

幸運的是,隨後上場的西雅圖海鷹進攻組,依舊沒有能夠打起精神來。馬肖恩的三次沖球,帶領著球隊取得了一次首攻,但也僅此而已,隨後的兩次跑球僅僅推進了三碼,伴隨著特拉維斯的短傳推進三碼,西雅圖海鷹的進攻也就戛然而止了。

最後,他們派上了特勤組,進行任意球射門。這是一次四十五碼的射門,海鷹隊的踢球手史蒂文·豪施卡(Steven Hauschka)順利地將球踢進,為海鷹隊收獲了三分,於是比分迫近到了“10:14”。

一次掉球,沒有損失更多分數,這對舊金山49人來說,是好事。但接下來的進攻,依舊是一場災難。

在球隊進攻之中,傳球和跑球的平衡,這是至關重要的,兩種截然不同的進攻方式,不僅僅可以豐富進攻戰術,而且可以打亂對手的防守節奏。全部都是傳球,又或者全部都是跑球,這只會讓對手更加容易完成防守。

西雅圖海鷹的進攻屢屢陷入僵局,就是因為如此——馬肖恩·林奇,馬肖恩·林奇,馬肖恩·林奇。舊金山49人識破套路之後,防守就變得相對簡單起來。

雖然今天陸恪的傳球狀態似乎不錯,但傳跑平衡也是陸恪能夠持續完成傳球的重要原因。所以,舊金山49人接下來的進攻,戰術組合變得更加繁瑣多樣起來,跑球和傳球的搭配組合,這使得對手無法做出準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