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出人意料

“現在,是時候見證四分衛的另外一項技能了。”在進攻開始之前,柯克進一步向觀眾做起了解釋,“控制比賽時間,控制比賽節奏,還有,將勝利牢牢地掌控在手中。這是一項基礎的簡單技能,卻不是每一位四分衛都能夠熟練掌握的。”

比賽即將結束,還有三分十六秒,場上比分是“10:24”,舊金山49人領先,必須兩個球權才可能追的上,這也意味著,49人掌握著主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進攻組的任務不是繼續達陣,或者繼續得分,而是消耗比賽時間。一般來說,球隊的教練組會采用大量的跑球戰術,每一次跑球都可以消耗六到十秒的時間,而四分衛完全可以將進攻之前的四十秒倒計時全部消耗完畢,在最後時刻開球,然後通過跑球,進一步消耗時間。

來來回回,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戰術,即使是三振出局,他們也可以消耗一百秒左右。

但,如果某一次跑球,跑出了大碼數;又或者是某一次突襲傳球,完成碼數之後,再次拿到了首攻,這就意味著進攻組還可以故技重施,繼續消耗時間。

消耗的時間越多,留給對手的窗口就越小。

更重要的是,傳球的風險太大,可能被抄截,乃至被回攻;而跑球的風險更小,跑衛集中注意力在保護球之上,不要貪心進行沖球,那麽幾乎就不可能出現掉球的危險。另外,四分衛直接將橄欖球交給跑衛,這也不存在被突襲擒殺的可能。

簡而言之,方方面面來說,這都是最穩妥、也最正確的選擇。

除非是出現小概率事件,跑衛掉球了,對手拿到了球權,完成回攻達陣;又或者是四分衛和跑衛配合失誤,沒有消耗太多時間,幹脆利落就三振出局——如此小概率事件,在橄欖球賽場上還真的出現過,而且比想象中還要更多。

所以,正如柯克所說,現在需要見證的就是四分衛的另外一項技能了:比賽控制。不是控制進攻,而是控制整個進攻組的推進節奏,有效地消耗時間。

重新上場之後的陸恪,進攻組完成列陣之後,陸恪沒有著急著開球,還是按照習慣,閱讀防守。

腦海裏不斷回想著吉姆剛才的囑咐,“跑球,跑球,還是跑球。”陸恪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開球,然後將橄欖球交給跑衛——不是馬庫斯·林奇,而是肯達爾·亨特,剩下的工作就交給亨特,猶如坦克開路一般,浩浩蕩蕩地前行,這就可以了。

沒有戰術可言,也沒有技巧可言。吉姆不斷地重復著,前後叮囑了三次,因為他知道,新秀四分衛往往有強烈的表現欲,終究忍不住想要秀一秀,結果卻往往會出現失誤,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但此時,陸恪卻有不同的想法,“教練,猛虎隊擺出了強力防跑的陣勢,亨特根本跑不出去兩碼的,甚至可能會損失碼數。”

耳機裏傳來那熟悉的聲音,不是吉姆·哈勃的,而是坐在球場上方戰術分析室裏的布萊恩·漢普頓(Brian Hampton)。

戰術分析室,英文的稱呼是“War Room”,直譯過來就是“戰爭房間”,彌漫著一股硝煙的味道。每一個球場上方都有兩個戰術分析室,如同更衣室般,分別給主隊和客隊使用。

這是每一支球隊的現場指揮堡壘,數據分析師、球隊經理、球員管理經理等等,全部都將齊聚一堂——如果球隊老板心情愉快的話,他們也可能離開自己的貴賓包廂,前來戰術分析室,鼓舞士氣。

每一档戰術的安排,球場旁邊的教練員將和戰術分析室進行直接溝通,而後下達指令。一般來說,主教練是拍板指令的那個人選;偶爾,強權的球隊經理卻搶過指揮權,在比賽之中直接下達戰術指令。

舊金山49人團隊之中,特倫特·巴爾克是一個懂得分寸的,他沒有幹擾球隊的戰術工作,全權委托給了吉姆·哈勃;所以,戰術分析室裏掌控主動權的就是布萊恩·漢普頓,他是球隊的戰術總監,負責總結所有數據分析師的數據,結合球隊戰術手冊,在比賽過程中,實時給予反饋。

在戰術安排之中,布萊恩、吉姆和陸恪,這三個人是一條線路之上的,直接展開溝通;如果進攻組教練、防守組教練、四分衛教練、線衛教練等等需要進行溝通,他們將通過手中的對講機,切換頻道之後,進行插話。

“陸恪,按照計劃,按照計劃!”布萊恩重復了指令,似乎根本沒有打算傾聽陸恪建議的打算。

“我的意思是,如果選擇短傳,出其不意,在保證傳球成功率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利用球員的跑動,消耗更多時間。這遠遠比亨特跑球之後,直接遭遇撞墻式攔截,然後進攻結束,要來得更加合理。”陸恪還是再次發表了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