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戰術漏洞

艾利克斯·史密斯登場,六碼短傳,準確而快速地找到了外接手泰德·吉恩,完成推進。

科林·卡佩尼克登場,八碼短傳,決策時間稍稍長了一些,但靈活的腳步卻跑出了口袋,成功找到了邁克爾·克拉布特裏,同樣完成推進。

陸恪登場,四碼短傳,屏風短傳,扯著防守組球員朝著左側移動,進攻鋒線和防守鋒線錯位之後,精準而高效地與凱爾·威廉姆斯完成連線,成功傳球。

斯科特·托爾辛登場,五碼短傳,戰術理解沒有問題,但出手時機稍稍慢了半拍,導致弗農·戴維斯的位置不太準確,雙手接球時猶如燙手山芋一般,顛了好幾下,最後險之又險地完成接球。

……

四名四分衛分別輪流登場,戰術訓練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整個訓練場之上彌漫著緊繃的氣息,每一位球員似乎都意識到了今天訓練的重要性,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況下,訓練質量之高,令人側目。

最為有趣的是,四名四分衛目前都表現穩當,就連實力最弱的斯科特,三次上場也都三次成功,展現出了不俗的競爭力。

良性競爭,總是可以激發出球員的潛力。

第四輪,史密斯和卡佩尼克依舊順利完成了傳球,輪到了陸恪登場時,他還是按部就班地來到了克雷格·羅曼的身邊,傾聽戰術,然後準備上場,但腳步不由稍稍停頓了片刻,“教練,這是跑球戰術,我們沒有跑衛,還是說,需要馬庫斯上場?”

克雷格睜大了眼睛,猶如銅鈴一般,“啊哈,看我的記性,我居然忘記了。看來這一大清早,腦子還沒有清醒。”隨後,克雷格擡起頭看了看場上的球員站位,重新喊了戰術。

但,這一次陸恪依舊沒有離開。克雷格不解地看向了陸恪,“怎麽了?還有問題?”

“教練,這是紅區戰術,全場壓迫。我們現在在己方二十碼線,如此戰術執行起來不太合適。”陸恪目光灼灼,認真地看著克雷格,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克雷格卻沒有辯解,而是反問到,“怎麽,有問題嗎?你無法執行?”

“沒有問題。”陸恪沒有再繼續辯解,轉身快步跑上了球場。

克雷格轉過頭,和吉姆·哈勃、基普·克萊斯特交換了一個視線,啞然失笑。

基普聳了聳肩,“我告訴過你,如果說戰術手冊的話,陸恪絕對沒有問題,他知道自己在幹什麽,甚至比我們都更加清楚。”

這是一個測試,克雷格故意擺出的漏洞。球隊進攻戰術的排列組合千變萬化,四分衛必須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不僅僅是簡單地重復戰術而已,必須真正的理解戰術。

對於新秀四分衛來說,比賽之中信息量著實太大了,來自教練組的,來自對方防守組的,來自自己進攻組的,來自球迷的,來自裁判的,最重要的是,來自比賽進程的諸多變數,電光火石之間,他們就必須做出判斷,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於是,教練組下達戰術指令之後,新秀四分衛的腦袋裏可能就塞滿了一大堆指令:他知道是什麽戰術,他也知道應該如何展開,但卻忽略了對比賽的解讀,那麽他們會如何做呢?

最可能的情況就是,新秀四分衛在開球之前,腦海之中就已經確定了傳球對象,其他所有球員都在視野裏徹底消失,然後死死地瞄準自己預定好的接球球員——很有可能是球隊裏的大外接或者明星外接。

如果外接手剛好跑出了空档,那麽進攻立刻就完成;但如果外接手剛好被防守住了,新秀四分衛頓時就慌了手腳,沒有備選方案,也沒有比賽閱讀,他們還是條件反射地完成傳球,如此一來,積極的情況就是傳球未完成,消極的情況可能就是抄截乃至抄截回攻達陣。

缺少解讀,也缺少變化。

新秀四分衛成長為成熟四分衛,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多。其實,陸恪同樣也有如此毛病。

比如說在對陣辛辛那提猛虎的比賽之中,好幾档進攻,在傳球之前就鎖定了接球對象,然後嚴格遵循著戰術,完成傳球。只是,陸恪在防守閱讀和戰術安排之上,確實獨到,巧妙地掌握了局面,接球對象跑出了空档,完成了接球。

相較於普通新秀四分衛來說,陸恪的應變能力已經十分出色了。三場比賽只有一次抄截和一次掉球,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剛才,克雷格故意露出了破綻,陸恪果然識破了,缺少了比賽的緊張氛圍之後,陸恪的意識更加清晰,對於戰術的掌控和局面的理解,更加能夠體現出他的優點。

對此,基普毫不意外,吉姆也沒有太多驚訝。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陸恪的成長速度,他們所有人都看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