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如臂使指

艾利克斯·史密斯沒有再繼續多說下去,安靜地坐在一旁,稍稍挪開了位置,留給陸恪一點自我思考的時間。

對於四分衛來說,獨立思考能力是必備技能,他們需要不同的視角為自己打開整個視野,但視野開闊之後,還是必須由自己完成思考。

同樣身為四分衛,比賽經驗豐富的艾利克斯,準確地踩在了陸恪的思想頻率之上,漸漸地讓陸恪重新找回了冷靜。

下半場的戰術執行是沒有問題的,舊金山49人依舊延續了上半場的特點和風格,並且推進效果遠遠沒有到糟糕透頂的程度。

所以,單純地在戰術層面之上鉆牛角尖,試圖以改變來調整進攻節奏,短時間之內是無法得出結果的;更重要的還是全神貫注、聚精會神,通過每一次的閱讀防守和比賽解讀,重新掌握節奏,再次找到推動比賽的鑰匙。

“每一档進攻都是不同的。”

這一句話,從第一天開始學習橄欖球的時候,教練就習慣性地掛在嘴邊,然後一路延續到中學、大學,乃至職業聯盟,都是如此。

以前,陸恪始終不曾真正地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但今天,他終於隱隱約約地明白了其中的涵義。

在橄欖球比賽之中,同樣的戰術同樣的隊員同樣的對手,每一档進攻卻需要處理面對不同的因素變動,兩支球隊在場上一共二十二名球員,在場外還有教練組和戰術室作為後備,提供即時支持,一種戰術就可能衍生出千變萬化。

戰術是死的,球員是活的,一支球隊的戰術體系是相對固定的,具有自己的獨有風格。所以,與其在戰術層面之上挑毛病,不如專注於每一档進攻之中的機會,即使是最簡單最基礎的戰術,都可能化腐朽為神奇。

說起來無比簡單,執行起來卻無比困難。

此前五周比賽,陸恪習慣性地拿著戰術手冊,不斷地坐在場邊研究;但現在,他必須把戰術手冊暫時放到一旁,清除所有的胡思亂想,徹底清空自己的大腦,真正地投入比賽之中,把握住場上的風吹草動,朝著勝利進發。

福特球場之中彌漫著緊張到令人窒息的緊繃感,似乎只要一個火星子,就將引爆現場;但是,這種一觸即發的感覺,卻讓陸恪隱隱地開始亢奮起來:越是大場面,越是關鍵時刻,越是生死關頭,陸恪的頭腦反而越清晰、越冷靜。

再次登場,陸恪和進攻組成員們來到了己方二十五碼線上——剛才的回攻成功推進了五碼,於是舊金山49人就將在這裏開始進攻。

陸恪長長地吐出一口氣,紛雜的情緒鎮定下來,目不轉睛地掃視著站在另一側的防守球員,那一張張臉孔與腦海之中的戰術陣型一一對上號,將比賽之前完成的功課全部喚醒,閱讀對方的防守陣型和站位。

三分二十六秒,那種緊迫感在舌尖泛起了淡淡的血腥味,腎上腺素開始爆發開來。

緩緩地,陸恪彎下腰,做好了接球姿勢,側耳傾聽著球場之中洶湧沸騰的歡呼呐喊聲,伴隨著注意力的集中,漸行漸遠,最後徹底消失,完完全全地安靜下來;然後,陸恪的聲音就掙脫了喉嚨的束縛,在綠茵場之上炸裂開來:

“進攻!”

站在散彈槍陣型之中,陸恪雙手穩穩地抓住橄欖球之後,僅僅只是一個小碎步的調整,微微擡起下巴將眼前的半圓弧線盡收眼底,沒有任何猶豫,當機立斷擡起右手,沒有發力,而是用一個輕拋,橄欖球輕飄飄地滑出一道弧線。

這是一記五碼的短拋,瞄準了球場的中央區域,越過了面前的進攻鋒線和防守鋒線,在線衛群的防守區域快速下墜。

位列右邊內側的弗農·戴維斯和位列左側的洛根·紐曼,雙雙朝著內側橫切,短程爆發力十足的六碼沖刺,在球場中央一個交叉換位,跑動外側路線的弗農,擾亂了線衛的防守視線,阻隔了線衛的前沖勢頭,就在這電光火石之間,洛根完成了接球。

一個拆擋,一個接球,雙近端鋒戰術再次發威。

輕輕跳躍起來,以素手摘星的姿勢將橄欖球收入懷中,洛根的跑動腳步並沒有停下來,沉肩撞開了迎面撲來的外線衛;同時,克拉布特裏和吉恩的雙重掩護,阻擋了兩名防守球員的回防,為洛根制造了一個狹窄的推進空間。

先是從左往右橫向跑動,隨後一個急停轉身,九十度轉彎朝著正前方推進,避開了擒抱之後,朝著左側的三十度小斜線持續推進,最後洛根足足往前跑動了十三碼,這才遭遇了兩名球員的夾擊,被迫出界,終止了這一次推進。

相似的進攻戰術,相似的防守陣型,但這一次,陸恪捕捉到了進攻鋒線和線衛列陣之間的小小空档,充分利用雙近端鋒戰術,收獲了第一個首攻,為最後時刻的拼搏奠定了基礎。這是一個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