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華裔熱潮

視線之中,耀眼而張揚的紅色匯成一條沸騰的湍流,蜿蜒地朝著同一個方向奔騰而去,四面八方流淌而至的細細支流漸漸地匯聚過來,讓溪流主幹越來越湍急,最後演變成為一條大河,浩浩蕩蕩地將燭台球場團團包圍。

嘩啦,嘩啦,激流的聲響持續不斷地擊打著耳膜,仿佛甚至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烈風在皮膚表面橫掃而過的尖銳和刺痛,空氣之中洶湧的熱浪順著毛孔鉆入血管之中,鮮血開始汩汩沸騰起來,不知不覺中,渾身上下的所有細胞都開始咆哮嘶吼。

這就是主場,每一個場景每一個畫面都充斥著澎湃的激情,漫天漫地地鋪陳開來,將整個世界都染成了紅色。鮮艷欲滴、光彩奪目的紅色。

這不是陸正則第一次親身經歷燭台球場的應援浪潮,但,驚嘆和震撼之聲還是不由自主地輕溢出來。置身於七萬人的洪流之中,一個獨立的個體是如此渺小,只能呆若木雞地仰視著這一切、感受著這一切。

“……正則?你怎麽突然就走神了,在看什麽?我和你說話,你都沒有聽見嗎?”由遠及近地,江攸寧的聲音在耳邊響起,陸正則這才回過神來。

看著眼前的江攸寧,穿著一件寬大的十四號球衣,肩頭之上簽署著陸恪的名字,外面套了一件厚厚的棒球夾克,手裏還拿著一頂舊金山49人官方的紅色棒球帽——同樣也是十四號,嬌小的身影幾乎淹沒在一片紅色之中。

原本湧到嘴邊的話語,陸正則就突然改口,“沒有,突然就想起了以前還在家裏過農歷新年的時候。”

江攸寧一臉困惑,莫名其妙地看向了陸正則,眨了眨眼,隨後才反應過來。這滿眼的大紅色,確實是讓人想起了農歷新年的喜慶氣氛,惹得江攸寧也笑了起來,“你的意思是,我們當初選擇過來舊金山,內心深處還是家鄉情結作祟?”

顯然不是。當初是因為錄取了陸正則的公司就在舊金山,他們是工作簽證,自然也就來到了這座城市。至於,那家公司為什麽錄取了陸正則,是不是與舊金山華裔群體的龐大有關,這就不得而知了。

陸正則眼底流露出了笑意,輕輕點點頭表示了贊同,而後就再次回到了剛才的場景之中,“我只是在想,燭台球場的主場比賽,現在是越來越熱鬧了,還記得賽季第一場比賽的時候嗎?球迷充滿了抱怨和沮喪,即使來到了現場,似乎也只是在例行公事,就好像是周一上班一樣,但今天……”

不需要繼續說下去,轉頭看向眼前的場景,這就是最好的答案。

不僅僅是觀眾數量之上帶來的視覺壓迫,還是每一位觀眾臉上的神情,他們歡呼著、他們雀躍著、他們高歌著,蹦蹦跳跳地表達著內心的喜悅和快樂,期待著每一場比賽的來臨,似乎這就是無聊日常生活之中的一個宣泄口,在燭台球場,盡情地享受著這場狂歡派對。

心態的轉變,正在悄悄地讓燭台球場變得與眾不同起來。

注視著眼前的盛況,江攸寧嘴角的笑容就不由自主地上揚起來,在她的身上,隱隱可以窺見陸恪的模樣,那相似的笑容弧度總是帶著一股難得的感染力,真摯而誠懇地從雙眼之中透露出來。

耳邊傳來了陸正則的聲音,“你剛才問什麽?”

江攸寧回過神來,自己也稍稍愣了片刻,然後才想起來,“哦,我是說,集合地點在哪裏?哪一個入口來著?”

今天,陸正則和江攸寧可不是獨自前來觀看比賽的,而是有組織有紀律的:這是整個華裔社區有史以來第一次集體前來燭台球場觀看比賽。

事實上,幾周之前,華人社區就開始自發性地組織起來,希望可以在燭台球場集體觀賽,為陸恪加油助威,但他們遇到了多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是橄欖球太過小眾,即使是常年定居在北美的華人群體,感興趣的還是年輕一代,而年輕一代又恰恰與居委會、華人組織交流甚少,組織起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一方面是主場球票,從常規賽第五周開始,燭台球場的門票就正式進入了一票難求的階段,他們希望能夠在一小片看台,將座位集中起來,以華裔團體的身份為陸恪加油,但這就更加難上加難了。

先是錯過了主場對坦帕灣海盜的比賽,而後又錯過了主場對陣克利夫蘭布朗的比賽,陰差陽錯、誤打誤撞之下,華裔社區的第一次集體觀賽,終於在本周得以成行。

雖然僅僅只是一個五百人的小團體,不是五千人,更不是五萬人,完全談不上什麽大型的集會;但對於華人社區來說,卻是一次難以想象的突破。

在此之前,他們從來不曾組織集會,前往觀看任何一場體育比賽。

定居在海外的華人們,生活在同樣一個社區,可是文化、家庭、政治和社會等方面卻始終沒有真正地抱團起來,像印度人、日本人、韓國人一樣,為自己爭取更多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