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興奮過度

整個菲尼克斯大學球場都沸騰了,喧鬧聲和呼喊聲始終沒有停歇,各式各樣的加油應援層層疊疊地傾瀉而下,連綿不絕噴發出來的炙熱巖漿正在汩汩作響,漫天漫地地燃燒著,就連皮膚表面似乎都要著火了——

難以想象,此時已經是十二月了,亞利桑那州的凜冽狂風似乎被徹底隔絕在了球場之外,絲毫感受不到。

主場球迷正在用盡一切手段幹擾客隊的比賽,但問題就在於,此時站在球場之上的是主隊的進攻組,現場的聲浪著實太過瘋狂,以至於四分衛約翰·斯凱爾頓的聲音都被徹底淹沒,布置戰術的口令根本傳遞不出去。

主隊球迷試圖幫忙,但現在卻正在幫倒忙。

熱情是一件好事,但過度熱情就讓事情變得棘手起來了。

事實上,不僅僅是球迷,主隊球員的狀態似乎也是炙手可熱,所有的球員都無比活躍,每一個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調度到了最高,迫不及待地想要在主場好好地表現自己,迫不及待地想要再次殺一殺對手的威風,迫不及待地想要在這場焦點戰役之中證明自己——

但,卻有些興奮過度了。

興奮過度和不夠興奮都是一個道理。也許,原理和過程不同,但最終導致的結果卻是一樣的。

第一次,紅雀隊的三年級跑衛比尼·威爾斯(Beanie Wells)一頭撞在了人墻之上,不僅摔了一個人仰馬翻,而且還導致了掉球,如果不是四分衛斯凱爾頓反應及時,第一時間拿到了球權,否則他們才剛剛上場就要交出球權了。

本來,人們以為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意外而已,但隨後的比賽進程就讓人大跌眼鏡了。

亞利桑那紅雀的進攻組著實是興奮過頭了,讓人強烈懷疑是不是服用了興奮劑,至少有四次接球的跑動路線都出現了跑過頭的情況,其中有一次勉強的接到了橄欖球,卻失去了重心,沒有能夠繼續推進,輕松就讓防守組完成了擒抱;另外三次則全部導致了傳球未完成。

另外還有一次是外接手斯蒂芬·威廉姆斯(Stephen Williams),在靈活的跑動之中,撕扯出了一個空档,完成了十四碼左右的接球,但橄欖球在手中都還沒有完全控制穩定,他就已經開始持續推進了,結果就是——

橄欖球脫離了指尖,輕輕地跳動起來,但他的身體就已經啟動了,刹那間制造了身體與橄欖球錯位式的動畫片場景,他緊急刹車之後試圖控制橄欖球,卻因為重心和手感都不太穩定,結果就像是馬戲團玩雜耍的一般,不斷地拋接球,最後還是沒有接住。

這是一個傳球未完成。

不是四分衛傳球沒有到位,也不是防守球員縝密防守,甚至不是對抗太過激烈,但亞利桑那紅雀進攻組的失誤就源源不斷,沒有制造球權轉換,這已經是不幸之中的萬幸了。

紅雀隊至今還能夠留在場上,沒有三振出局,最大功臣就在於他們的十一號外接手拉裏·菲茲傑拉德。

在2011年的當下,關於聯盟第一外接手的人選,拉裏·菲茲傑拉德和底特律雄獅的“威震天”卡爾文·約翰遜絕對是一時瑜亮,一個是聯盟老將,一個是後起之秀,在本賽季之中,兩個人是賽季接球碼王的最強競爭者。

2004年是一個備受矚目的選秀年份,狀元秀是伊萊·曼寧,榜眼是進攻截鋒羅伯特·伽利略(Robert Gallery),探花郎是拉裏·菲茲傑拉德,而第四順位則是菲利普·裏弗斯,另外還有第十一順位的本·羅斯裏斯伯格。

高順位選秀球員之中,羅伯特·伽利略的職業生涯沒有達到預期,只能說是中規中矩,而其他幾名四分衛則在聯盟之中各自占據了一席之地,書寫了屬於自己的歷史。

至於拉裏·菲茲傑拉德,當年亞利桑那紅雀著實是頂住了巨大壓力做出了選擇,因為外接手的位置更新換代著實太快,以探花秀選擇一名外接手,確實需要莫大的勇氣,但菲茲傑拉德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2004年新秀賽季摸爬滾打之後,菲茲傑拉德立刻就在聯盟之中站穩了腳跟,2005年就成為了聯盟的接球碼王,並且首次入選了職業碗。

在那之後,除了2006年賽季有所波動之外,每一年,菲茲傑拉德都是球隊之中當仁不讓的標杆人物,並且成功得入選了每一年的職業碗。2008年和2009年,連續兩年成為了聯盟之中接球達陣最多的球員,走上了事業巔峰期。

當人們提起亞利桑那紅雀時,腦海之中浮現出的第一個名字,不是四分衛,而是外接手拉裏·菲茲傑拉德,他正在成為球隊的一面旗幟。

他就是那種所謂的頂級外接手,哪怕傳球的是一位普通四分衛,他也可以自己開辟出一條道路一個縫隙一個窗口,完成接球之後,並且持續推進。只要他站在場上,他就是進攻組最頭疼的一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