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大學戰術

閱讀防守!

緊張到了極致的時刻,陸恪反而是徹頭徹尾冷靜了下來,防守陣型盡收眼底。

新奧爾良聖徒的防守如同預料一般,整個側重點都變得無比分明起來:

一線四名防守鋒線展開突襲,意圖不在於擒殺四分衛,而在於施加壓力;如果能夠完成擒殺,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三名線衛已經徹底後退,分別散落在防守鋒線身後五碼到十碼的區域,不介意跑球,也不介意短傳,唯一任務就是,當進攻組成員接球成功之後,及時截停,可以放出碼數消耗時間,卻不能丟失大碼數。

兩名角衛分列邊線兩側,嚴嚴實實地防守邊界區域,與站在外側的外接手對位。

兩名安全衛則站在後半場二十碼、二十五碼開外,同時一左一右,放置長傳偷襲的同時,整個重心也稍稍偏向外側,拒絕接球之後出界的戰術。

防守陣型清晰明了,沒有意外也沒有驚喜,這幾乎是整個聯盟大部分球隊在最後時刻都會采用的共同戰術,放開中央腹地,掐死邊界區域以及長傳區域,如同甕中捉鱉一般,硬生生地將進攻組困在中間,等待著比賽時間消耗完畢。

陸恪冷靜地捕捉了全場的布局之後,視線不為所動,當機立斷就宣布了開球。

快速後撤步,陸恪雙手持球地調整著自己的腳步,但僅僅只是兩個大步,視線余光就隱隱可以捕捉到進攻鋒線的混亂。

盡管進攻鋒線占據了人數優勢,但防守鋒線依靠站位的錯位,打破了進攻鋒線的防守鎖鏈,眼看著白色的巨浪就要沖破紅色封鎖線,不過陸恪此時卻已經沒有時間打量盲側和右側,即使有遭遇擒殺的危險,他也必須將橄欖球傳出去。

視線越過了眼前的厚實堤壩,將整個球場的分布站位納入眼底。

四名接球球員在開球之後,同時直線前沖,並且在沖出十碼之後,前前後後地開始交叉跑動路線,二十五碼到三十五碼的區域頓時變得風聲鶴唳起來,防守組的兩名角衛和三名線衛也快速開始移動腳步,一邊觀察著陸恪的傳球動作,一邊盯防著接球球員的位置。

就在這時,陸恪一個橫向側步移動,主動離開了口袋,猝不及防之間就看到了一名身著白色球衣的球員正在迎面撞過來。

這是盲側。

陸恪完完全全沒有捕捉到這名防守球員的身影,但陸恪橫向移動的腳步卻格外突然,那名九十一號防守端鋒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也嚇了一跳,只是條件反射地撲了上去,試圖擒殺陸恪。

千鈞一發之際,陸恪一個及時的上步,耳邊傳來了一陣呼嘯的風聲,如同一記耳光般狠狠地甩在了頭盔之上,但終究,陸恪還是險之又險地避開了對方的擒抱。

緊接著,視線余光就可以看到亞當·施耐德繞過了陸恪的身後,朝著威爾·史密斯撞擊過去,這一點點空間卻為陸恪贏得了傳球的機會,腳步沒有做任何調整,手臂也沒有灌注太多力氣,右手一個輕拋,僅僅依靠手腕的甩動,橄欖球就已經傳送了出去。

這不是一次中傳,而是一次短傳!

接球目標是……馬庫斯·林奇!

本場比賽,聖徒隊的跑衛達倫·斯普羅爾斯成為了吉米·格拉漢姆之外接球表現最為出色的球員,完全不務正業;而接球能力同樣出眾的馬庫斯卻始終沒有能夠真正發揮出自己的能力,一直到這一刻。

腳步輕盈靈活的快速移動,穿過了防守球員上步的身影,馬庫斯的瞬間加速就已經沖出了六碼左右的距離,轉身、腳步、控制,然後擡起雙手,橄欖球就已經送到了,這是一個減力的輕拋控制,接球之後反而有些別扭,因為缺少了旋轉的東西,雙手的控制似乎不太適應。

但馬庫斯卻已經沒有時間思考了,用指尖緊緊地控制住橄欖球,順著自己前沖的慣性,如同蠻牛一般持續推進。

問題就在於,馬庫斯沒有朝著邊線推進,而是沿著中央腹地持續前沖,以至於站在邊線靜靜等候以逸待勞的角衛錯失了第一時間擒抱的機會,等反應過來的時候,兩名線衛也察覺到了陸恪的傳球,及時緊急刹車,重新回跑,完成包夾。

就是這一點點空档,馬庫斯贏得了沖撞的機會,並且在三名球員形成包圍圈之後,依靠著自己的沖撞力持續推進了兩碼,這才倒地。前後一共推進了八碼。

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了49人的教練組團隊身上,猜測著哈勃是否會呼喊暫停,但哈勃沒有任何反應。這是情理之中的一個選擇,問題就在於,哈勃看起來著實太冷靜了,似乎從一開始沒有打算利用暫停,而且對於如此推進情況胸有成足。

於是,視線就再一次落在了49人的進攻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