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失約對決

在紐約噴氣機這支浮浮沉沉的隊伍之中,“島王”達雷爾·雷維斯就是當之無愧的聯盟級別頂級巨星,無人能出其右。

現在的後起之秀中,理查德·謝爾曼、帕特裏克·皮特森等人都屢屢被拿來與雷維斯做比較,但他們的打球方式完全不同:

皮特森的能力主要在拆擋與卡位,所以亞利桑那紅雀經常把他放到進攻組裏作為奇兵使用;謝爾曼的能力則在一側,鎮守著西雅圖海鷹的左路防線,盯人和卡位是他的強項。

那麽雷維斯呢?

雷維斯是整個聯盟之中罕見的全場覆蓋角衛,左側、右側以及後方都可以覆蓋,甚至還可以內切來防守槽位——

在當下跑衛走槽位接球戰術漸漸盛行的時代裏,這種能力是大部分角衛都不具備的,迫使球隊只能用線衛來彌補防守空档,但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看看新奧爾良聖徒、舊金山49人的槽位跑動成功率就知道了,那麽,雷維斯的能力就更加難能可貴了。

正是因為雷維斯的出色能力,再加上紐約噴氣機其他隊友們的不給力,這也使得雷維斯成為了一位全能戰士。

比賽之中,他可能只需要盯防對方一位球員,有時候則需要不停地改變自己的盯防對象,以一己之力扼殺對手的戰術布局——

2009年美聯決賽,紐約噴氣機對陣印第安納波利斯小馬。面對進攻戰術覆蓋全場的佩頓·曼寧,噴氣機隊防守組難以招架,雷維斯的身影出現在了全場的每一個角落,僅僅上半場就防守過對手的五位不同接球球員。但結果,噴氣機隊還是以“17:30”的懸殊比分輸掉了那場比賽。

除了優秀的身體素質和強悍的力量,賽前戰術準備也是雷維斯的殺手鐧。休賽期賽程安排出爐之後,雷維斯願意花費一周時間研究一個外接手的錄像,直到把這名球員研究透徹了才會轉移到下一個,將所有對手外接手全部研究透徹之後,進行筆記記錄。

常規賽開始之後,雷維斯再根據每周比賽閱讀筆記,進一步作出調整。對於外接手來說,雷維斯就是一個噩夢。

之所以這樣說,就是因為聯盟主教練們都對雷維斯的敬業贊不絕口,紛紛希望自己的角衛也能夠如此。但……幾乎沒有人能夠做得到。即使是陸恪和佩頓·曼寧這樣的球員也做不到,因為他們是四分衛,不可能把對手的每一位球員都研究透徹。

芝加哥熊的聯盟頂級外接手布蘭登·馬紹爾(Brandon Marshall)就曾經公開表示,他認為雷維斯是聯盟最好的角衛,他的防守技術是無可挑剔的,盡管雷維斯的身高只有5.9英尺(180厘米),但他總是能夠卡住自己的位置,在接球球員的肩膀之上提前破壞節奏——即使是肩後陰影傳球,位置稍稍不夠到位,雷維斯就能夠抓住縫隙。

“我從來沒有在盯人防守中碰到過比他更好的角衛,他太讓人驚訝了。我,蘭迪·莫斯,AJ·格林,德茲·布萊恩特,誰來都一樣。他讓你很難離開開球線,開始的跑動路線就陷入他的陷阱之中,你的習慣、你的缺點、你的毛病,他全部都知道,即使是你先擡哪只腳就意味著是什麽路線,他都知道。他從來不會丟掉自己的位置。”

作為未來潛在名人堂級別的外接手,布蘭登·馬紹爾的評價可謂是頂級的。

史上最偉大的四分衛之一布雷特·法弗,離開綠灣包裝工之後,曾經在紐約噴氣機待過,他就不喜歡和雷維斯一起訓練:因為雷維斯太過認真也太過嚴肅了,雷維斯始終認為,需要不斷地提高訓練強度,這樣在正式比賽之中就可以輕松一點,讓他盡情享受比賽。

所以,即使是法弗的訓練傳球,雷維斯的防守也是滴水不漏,讓法弗無比頭疼。

噴氣機隊的現任首發四分衛馬克·桑切斯甚至有心理陰影,只要面對雷維斯就不知道應該如何傳球了。

謝爾曼屢次在媒體之上挑釁陸恪,認為陸恪不敢往他這個方向傳球,其實內在深意就是在追隨雷維斯的腳步,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那樣具有威懾力和統治力的角衛。

去年,紐約噴氣機經歷了一個八勝八負的賽季,最後時刻遺憾地與季後賽席位擦肩而過,今年,球迷和球隊也都寄予厚望,希望今年能夠更進一步,殺回季後賽,甚至是將新英格蘭愛國者拉下馬來,那就再好不過了。

當今年賽程表出來之後,“雷維斯VS陸恪”的對決就已經引爆了所有焦點。要知道,上賽季陸恪的傳球成功率以及達陣抄截比都是無比駭人的,那麽優秀新生代四分衛與頂級老將角衛之間的對決自然而然將引爆焦點。

人人都在期待著,甚至有人認為,“這是陸恪的第一塊試金石”,不是球隊與球隊之間的對決,而是四分衛與角衛之間的交鋒,對於陸恪的傳球準度、戰術布局以及空档捕捉等等專業技術能力,雷維斯將是終極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