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狂熱追捧

周四夜賽結束之後,媒體確實瘋了。

因為舊金山49人的七連勝開局,這支歷史悠久、球迷無數的傳統強隊終於再次擁有了復蘇的曙光,從去年的黑馬之姿到今年的絕對強勢,舊金山重新再次站在了爭冠隊伍的行列之中。

因為同區對決的巨大比分落差,許多人都已經預料到了勝利的結果,卻沒有預料到最終的比分差距。盡管此前舊金山49人連續大比分擊敗紐約噴氣機和布法羅比爾,但這可是西雅圖海鷹,本賽季擊敗了綠灣包裝工和新英格蘭愛國者的那支球隊,如此終場比分就著實太過駭人聽聞了。

還因為話題連連、噱頭不斷的球員交鋒。“陸恪VS謝爾曼”,“陸恪VS威爾遜”,這兩組青春對決都著實制造了不少話題,從賽前的紛紛擾擾到賽後的熙熙攘攘,勝負天塹幹脆利落而簡單明了地讓輿論導向涇渭分明地分出了高下。

“陸恪VS謝爾曼”。

兩位都是二年級生,兩位都是去年選秀大會之上遠遠被低估的球員,兩位都是本賽季表現更上一層樓的焦點球員;一邊是進攻組一邊是防守組,一邊是四分衛一邊是角衛,一邊是戰術大師一邊是防守悍將。

那些相似的聯系在賽場之上全部都變成了針尖對麥芒的對峙,所有一切都讓這場交鋒對決變得火花四射起來。

最終結果,陸恪朝著謝爾曼所在方向足足傳球十二次,謝爾曼成功防守住了四次,卻失敗了八次,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三記達陣——當然,同側防守的厄爾·托馬斯也需要分擔責任,但沒有爭議的是,陸恪再次完爆了謝爾曼。

有人肯定好奇,為什麽?

如果說上賽季,謝爾曼因為缺少經驗,卡位還是不太準確,節奏也不太契合,在對位防守之中屢屢失位,導致了慘敗;那麽本賽季,謝爾曼已經成長為優秀角衛,卡位和預判恰恰是他的技術長項,而本場比賽還是束手無策,難道僅僅只是因為狀態不佳嗎?

原因很簡單,戰術布局。

從戰略層面之上,陸恪就已經站在了制高點之上,就如同圍棋博弈之中,進攻方能夠提前計算到防守方三步、四步乃至更多的落子,他們就可以提前完成布局,在防守形成包圍之前就尋找到破局的方式。

根據賽後技術統計,本場比賽之中,陸恪在真正傳球戰術之前的假動作、戰術變陣以及延遲出手,多達十一次,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壞防守組的預判以及卡位,然後通過全場覆蓋、長短結合的戰術完成突擊,徹底打亂了謝爾曼的防守節奏。

當然,所有一切的前提是,進攻鋒線的口袋保護足夠紮實穩定,給予了陸恪更多的觀察時間以及變陣時間。環環相扣、層層推進,最終就走向了如此結局。

所謂的“簡單”,僅僅只是相對而言的,陸恪再次發揮出了自己的強項,並且經過了一個賽季的洗禮之後,快速成長起來,這使得比賽變得簡單起來;但實際操作過程中的難度卻遠遠超出了想象,這也側面可以看出經過休賽期調整之後,陸恪的蛻變與成熟。

在兩支球隊同區較量的連續第三場比賽之中,謝爾曼再次遭遇完爆。這位正在漸漸成為聯盟頂尖角衛的球員,似乎遇上了命中注定的克星,不是他的狀態不佳或者發揮不好,而是對手太過狡猾也太過強大。

那麽,下一次交鋒,他們又將碰撞出什麽樣的火花呢?

比起“陸恪VS卡姆·牛頓”來說,這兩位同屆新秀因為場上位置的關系,每一次正面對決都顯得要精彩得許多。更何況,本賽季的卡羅萊納黑豹又一次陷入了困境之中,目前戰績一勝五負,聚焦在狀元秀身上的關注焦點正在慢慢退潮。

相較於撞上新秀墻的卡姆來說,陸恪和謝爾曼的對決就要有意思多了。

“陸恪VS威爾遜”。

無需贅言,數據先行。

拉塞爾,26傳12中,133碼,沒有達陣,兩次抄截,兩次遭遇擒殺,四分衛評分29.8,PFF評分-1.9。

陸恪,43傳28中,402碼,三記達陣,沒有抄截,四分衛評分118.6,PFF評分1.5。

這是一組非常簡單的橫向對比,所有數據一目了然。

本場比賽是拉塞爾整個職業生涯最糟糕的表現,從NCAA到NFL,如此多年來最為可怕的一場比賽,甚至比懵懂無知的菜鳥時期還要更加不堪入目。

盡管舊金山49人防守組的連續施壓必須納入考量範圍,西雅圖海鷹進攻鋒線的口袋保護形同虛設,但拉塞爾還是找不到任何借口,所有技術環節全面慌亂,根本無法有效組織起進攻。可謂是裏裏外外、上上下下完全沒有任何值得表揚的余地。

後來,這場比賽被譽為是拉塞爾職業生涯的最大汙點,並且成為了他發奮努力的轉折點。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對比了陸恪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