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紙上談兵

“專業設置陣型(Pro Set),藍色30,紅色F,紅色69。”

站在訓練場之上,所有球員都沒有穿著完整裝備,只是簡單地身穿舊金山49人的主場運動服,但他們卻完整地完成了列陣,進攻鋒線、外接手、近端鋒、跑衛,整個進攻組二隊都已經在球場之上了,仿佛這只是再正常不過的一堂訓練課而已。

唯一的區別就在於,以前站在口袋之中的是科林·卡佩尼克,而今天站在口袋之中的則是陸恪。

“攻擊!”

陸恪當機立斷地宣布了開球口令,雖然對面沒有防守組形成對抗,但進攻鋒線還是整齊地調整腳步,開始形成重心對抗的傾斜,所有人都朝著右側快步移動,緊接著外接手、近端鋒、跑衛全部都開始運轉起來,朝著左側移動。

這是一次最基礎的進攻戰術,沒有任何花招,每一組戰術口號都只有最為簡單的兩個指令,第一次對應進攻鋒線、第二組對應外接手、第三組對應跑衛,如果還有近端鋒戰術的話,那就應該還有一組。

不過,這只是基礎訓練的戰術口號,清晰明確,簡單直接,真正進入比賽的時候,所有口號都將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升級,以最短時間完成最復雜的戰術布局。現在之所以使用基礎口號,意圖就在於梳理整個進攻組二隊的戰術意識。

所謂的專業設置陣型,其實與“I”陣型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全部都是從橄欖球最初最早的一種復古原始戰術“T”陣型轉變而來的。

“T”陣型就是五名進攻鋒線一字排開,一名近端鋒位列在側——左側或者右側都可以,四分衛站在中鋒身後,三名跑衛站在四分衛身後橫向羅列——兩名全衛一名半衛。這就是現代橄欖球先導戰術的雛形,基本上,大部分戰術都是由此演化而來的。

專業設置陣型之中,左右對稱,一般會包括一名四分衛、兩名跑衛、兩名外接手、一名近端鋒和五名進攻鋒線。

如果是“I”陣型,那麽跑衛就站在四分衛身後,縱向排列;如果是專業設置陣型,那麽就是跑衛站在四分衛身後,橫向排列——與“T”陣型的區別就在於四分衛身後的跑衛少了一個,這名缺席的跑衛就演變成為了外接手,擔任接球職責。

不過,在現代橄欖球之中,跑衛的全衛和半衛之分漸漸弱化,同樣使用專業設置陣型的時候,有的球隊依舊使用兩名跑衛站在最後,有的球隊則使用外接手與跑衛的搭配組合,又或者是近端鋒與跑衛的搭配組合,這些都是戰術的變體;而根據外接手和近端鋒站位的不同,內側還是外側,內外側還是遠外側,戰術都可能發生不同。

甚至於,還可以把近端鋒也改成外接手,變成一個三外接手搭配兩跑衛或者四外接手搭配一跑衛的古怪陣型,將整個球隊的進攻速度完全提升起來。

簡而言之,一個基本陣型之上,可能變化出無數可能,這也是現代職業賽場之上依舊廣泛使用的原因。

專業設置陣型可以沖球也可以傳球,而且兩種打法的成功概率也十分接近,這一點在比賽中至關重要,陣型所具有的迷惑性使得防守端無法立刻判斷出進攻端的意圖;同時,兩名跑衛是並排站立的,都可能成為四分衛的戰術棋子,防守端也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來判斷進攻的主力點。

一旦如此陣型執行成功,對於防守端來說絕對是一個噩夢。

因為在防守沖球進攻時,他們還必須警惕這是一個假跑真傳的迷魂陣,對於防守強度勢必會造成影響,這也迫使安全衛或者線衛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崗位,主動提前到對峙的楚河漢界之上,鞏固本方防守,如果四分衛能夠捕捉到空档,那麽進攻就有很大的成功幾率。

當然,有利必有弊,專業設置陣型對於傳球進攻是更加有利的,而選擇跑球進攻,那麽中路突破的可能性相對應地降低,兩側突破才是最佳選擇。

該陣型在八十年代風靡整個聯盟,而帶起如此陣型風潮的正是舊金山49人的一代名宿教練比爾·沃爾什(Bill Walsh),這也是西海岸進攻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現在舊金山49人的比賽之中,該陣型的使用頗為頻繁,只是,哈勃進一步地完成了變體,與手槍陣型、多線路進攻陣型等等進行了雜糅。

位列在陸恪身後的兩名球員,一般是一名外接手和一名跑衛,但外接手的站位距離四分衛更遠一些,與正前方的兩個接球點形成倒三角陣型,看起來像是多線路進攻陣型,其實還是在專業設置陣型之上發展出來的變體,迷惑對手之後,以傳球完成致命一擊。

當然,哈勃執掌教鞭的舊金山49人,得益於陸恪這名馮德裏克測試滿分的戰術型四分衛,他也得以層出不窮地測試著自己的戰術排列組合,花樣越來越多,變化越來越雜,真正地將西海岸進攻體系的繁復和多變發揮到了極致,大部分戰術都已經面目全非,這也是過去兩個賽季之中球隊的傳球進攻越來越強勢的核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