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老板召喚

撇開失敗懲罰的滑稽與惡搞不說,比賽任務和特殊任務都已經預示了這場比賽的艱難,但實際進行過程中,芝加哥熊防守組還是帶來了巨大的麻煩,遠遠比最終比分顯示的結果還要更加嚴峻更加困難。

但不管如何,陸恪終究還是再次咬牙贏下了一場比賽,現在終於到了清點收獲的時候。

比賽任務,一共收獲了十個基礎點數。

特殊任務,收獲了一個四分衛單項訓練包和一個球隊單項訓練包。

首先是基礎點數的疊加。

跑動傳球,疊加五點,八十五分到九十分。

爆發力,疊加兩點,八十八分到九十分。

速度,疊加一點,七十四分到七十五分。

加速度,疊加兩點,七十一到七十三分。

經歷了整整一個半賽季的磨煉,陸恪現在對於加點已經駕輕就熟,十個基礎點數,轉眼之間就如同水滴落入了汪洋大海,徹底消失不見,然後實力又再次得到了些許提升。現在的陸恪,確確實實已經配得上“聯盟頂尖”的贊譽了,唯一的欠缺就在於比賽經驗,還是需要一場一場比賽的慢慢累積。

其次是訓練包,這也是陸恪最為好奇的部分。

因為這一次的特殊任務獎勵,不是由系統指定訓練包,而是由陸恪任意挑選,這就顯得難能可貴了。

四分衛訓練包之中,包括了腳步訓練、傳球訓練、防守閱讀訓練、閃避突襲訓練、持球跑動訓練、抵抗撞擊訓練等等,甚至還有接球訓練,這比以前更加細化深化了,把所有的技術環節全部抽絲剝繭地獨立出來。

當然,這也是因為陸恪的實力本身就得到了提升,如果不是通過加點,僅僅只是通過訓練來提升實力,他也就需要更進一步了,畢竟,他現在的起點已經和去年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這些訓練全部都是計劃項目,無法通過訓練直接提升各個技術分項的分數,更多是通過訓練來確定日常技術訓練的框架,指引著陸恪通過訓練來糾正自己的比賽習慣、技術動作,繼而完成提升。

經過深思熟慮,最終陸恪選擇了持球跑動訓練。

表面來看,這是一個跑動四分衛的訓練包;實際上,這是一個全類型四分衛的基礎訓練包。

陸恪依舊是一名口袋四分衛,他沒有期待著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全能戰士,能跑能傳;傳球依舊是他的殺手鐧,這也是他所習慣的比賽方式和比賽風格,他沒有改變的打算。之所以選擇持球跑動訓練包,也是為了補充他的戰術庫。

經過兩年職業生涯的打磨,陸恪意識到,持球跑動並不就意味著四分衛自己跑動,這只是其中的一個選項而已;在這之外,可以是口袋之中的跑動觀察,可以是主動跑出口袋之後的傳球,亦或者是突襲戰術之中被迫離開口袋之中尋覓生機的持球跑動。

持球跑動技術,這絕對是豐富戰術體系的重要手段,哪怕不是自己跑球,口袋腳步也是傳統口袋四分衛至關重要的技術組成部分。如果說佩頓·曼寧、湯姆·布雷迪和德魯·布裏斯是正統的口袋四分衛,那麽阿隆·羅傑斯就是新時代的口袋四分衛。

不是跑動四分衛,依舊是口袋四分衛。

今年休賽期之中,陸恪就一直苦練自己的口袋腳步,並且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相較於其他傳球技術,目前依舊是陸恪的短板,但不是迫在眉睫的重要部分,而是錦上添花的補足,所以陸恪還是希望通過四分衛單項訓練包,穩紮穩打地提高自己的技術。

然後是球隊訓練包。

上賽季,陸恪就曾經得到過一個球隊訓練包,當時他選擇了進攻鋒線做改造,後來又經過整個休賽期的漫長打造,現在已經蛻變成為聯盟最出色的進攻鋒線之一,即使不是排名前三,至少也可以躋身前八,不可同日而語。

這一次,球隊單項訓練包也發生了變化,進一步得到了升級,可以細分化到:進攻鋒線訓練、外接手訓練、近端鋒訓練、跑衛訓練、開球訓練、戰術區域進攻訓練(包括萬福瑪麗)、短傳訓練、中傳訓練、長傳訓練等等等等。

防守組訓練也都是如此,可以細化到每一個環節。

最為有趣的部分就在於,居然還有特勤組和陪練組的訓練包。

其實,特勤組的固定球員只有三名,其他全部都是二隊替補球員,那麽,所謂的特勤組訓練包就還是更多集中訓練板凳深度,再加上陪練組訓練包,就更加印證了如此猜想。

當然,特勤組的戰術和進攻組、防守組還是有所不同的,訓練項目自然也是有所不同的。

經過一番挑選,陸恪選擇了外接手訓練包。

盡管進攻鋒線、跑衛等等環節都需要補足,但目前球隊之中最迫切的問題還是外接手,邁克爾·克拉布特裏、蘭迪·莫斯、泰德·吉恩,各有各的短板;馬裏奧·曼寧漢、查德·霍爾、AJ·詹金斯,實力還是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