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精準控制

把戲進攻之所以稱為“把戲”,根本原因就在於反常規,對於被動的一方是如此,對於發動的一方也是如此,稍稍不注意就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大風!

今天這場對決多次幹擾比賽進程的大風,再次開始搗亂起來。

馬庫斯為了確保橄欖球的準度,更何況,陸恪身後不遠處就是他們自己的端區,他也不敢附著太多力量在橄欖球之上,而是以小臂的甩動力量為主;然後就看到橄欖球如同秋天的落葉一般,在風中搖搖晃晃地扭動著,整個飛行軌跡都變得非常古怪,根本無法做出準確判斷。

更糟糕的是,大風之中還夾雜著一片水霧,分辨不清楚到底是再次開始落雨了,還是濃郁水汽凝結成的薄霧,現在最嚴重的問題不是視線稍顯模糊,而是橄欖球容易手滑。

站在口袋之中,陸恪的注意力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眼看著橄欖球的軌跡就開始變得晃晃悠悠起來,沒有任何遲疑,第一時間就啟動了“絕對步伐”。

接球,盡管手部動作是最直接也最重要的,但腳步的準確能夠降低接球的意外風險,對於身體平衡和接球節奏都有著調節作用。關鍵時刻,現在陸恪也顧不上是否浪費特殊技能了,全心全意地投入這一波進攻之中。

第一秒。

上半身保持了平穩直立,下半身則正在進行小碎步調整,視線余光之外的所有進攻球員和防守球員都暫時被放置在一旁,眼神裏只有那一顆飄忽不定的橄欖球。

因為妖風陣陣的關系,橄欖球正在劇烈地晃動著,球體的下半部分正在不斷打轉,而且弧度正在越來越大,這也使得下墜的落點呈現出時時刻刻變化的狀態。

這並不是那種狂風大作而導致橄欖球完完全全偏離軌道的狀況——如果是這樣,反而還有跡可循,可以迅速做出判斷;而是那種忽輕忽重、忽快忽慢的陣風。

這使得空中飛行的橄欖球始終處於一種無法穩定的狀態,偏移的軌道可能就是半個手掌、乃至於更小的距離,卻始終忽左忽右,這也就要求接球者必須時時刻刻調整小碎步,確保能夠準確契合橄欖球的旋轉韻律,否則就可能脫手。

僅僅只有四十分的接球能力,這讓陸恪渾身上下每一塊肌肉、每一根神經都緊繃起來,視線始終不曾離開那枚橄欖球,小碎步在半步圓大小的空間裏不斷持續調整著,然後以最安全的方式,做出了一個搖籃手勢,將橄欖球兜進了懷抱裏。

可即使如此,沾滿了水霧的橄欖球依舊滑不溜秋,差一點就要從陸恪的懷抱裏重新躥出來。

還好,馬庫斯的傳球沒有附著太多力量,橄欖球的反作用力有限,陸恪還是成功地控制住了橄欖球。

第二秒。

雙手剛剛完成接球,還沒有來得及用右手完成控球,陸恪就快速收回視線,一個橫掃,全場的狀況就已經盡收眼底。

但陸恪卻沒有時間細細地打量傳球目標和防守對位了,因為已經有人突破了進攻鋒線,如同失控的公牛一般朝著自己沖撞了過來:七十五號防守截鋒萬斯·維爾福克。

其實,盡管維爾福克是負責對位舊金山49人右側進攻鋒線,但他的防守站位是在內側的,更多是與安東尼·戴維斯或者喬納森·古德溫形成對位,甚至在必要時刻可以客串尖峰;但是剛剛的把戲進攻之中,所有球員全部都朝著一側傾斜之後,連帶著進攻鋒線的位置也一起偏移了過去,這就讓維爾福克的站位錯了開來。

維爾福克是一個大胖子,身體足足有325磅(147公斤),移動著實不是他的強項,即使是在突襲四分衛戰術之中,他也是負責撞擊進攻鋒線、制造口袋壓力的那一個;於是,他幹脆就站在了原地,旁觀著整個防守的對峙。

然後,他就看到了馬庫斯的向後傳球。

維爾福克立刻就嗅到了危機,快速二次啟動——盡管他的“快速”依舊非常非常慢,但他還是以肩膀撞開了沒有完全卡住位置的布恩,然後朝著陸恪沖刺了過來。

張開雙臂的維爾福克就好像是一只大棕熊一般,亮出了獠牙,朝著自己的獵物飛撲過來,僅僅只是嘶吼咆哮就足以讓人暈頭轉向,更不要說那龐大身軀所帶來的壓迫感了,只感覺自己隨時都可能會支離破碎、灰飛煙滅。

陸恪沒有著急著逃跑,腳步在原地稍稍停頓了片刻,右手握住了懷中的橄欖球,手指一直在調整著,穩當地完成了控制,然後瞳孔之中就可以看到維爾福克的陰影夾雜著狂風細雨撲面而至,他整個人就如同被籠罩在了黑暗陰影之中般。

千鈞一發之際,陸恪以右腳為重心,重重地踩了踩左腳,身體一個橫向移動;同時,左腳離開地面之後,繞過了維爾福克的身體位置,拉扯著身體繞出一條柔軟而堅韌的弧線,從維爾福克的雙臂之下一個閃身,然後就快速地繞到了維爾福克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