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出其不意

舊金山49人的西海岸進攻體系在本賽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狀態,他們完全打破了傳統陣型布局的基礎概念,進行了混合搭配,繼而讓不同陣型都具備了全面進攻的能力,尤其是在陸恪這個智慧型大腦的指揮下,戰術博弈的魅力更是達到了極致。

現在就是如此:

多線路進攻的傳球陣型搭配傳統跑球的“I”陣型,這到底是什麽搭配組合?

左側一名接球球員,右側三名接球球員,而跑衛拉邁克爾·詹姆斯則站在了陸恪身後七碼左右的位置,陣型就越發無法預判起來——

首先,一般來說,跑衛會站在四分衛身後四碼的位置,選擇七碼就意味著是強力跑球,因為助跑距離更長;其次,拉邁克爾是跑衛之中的全衛,他的跑球更加強硬也更加兇猛,而且不具備接球能力。

那麽,這到底是傳球?還是跑球?

問題就在於,本賽季暫時還沒有人能夠破解對面那位四分衛大腦之中的奇思妙想。亞利桑那紅雀的防守組隊員們也沒有辦法。

“攻擊!”

伴隨著陸恪的開球口號,亞利桑那紅雀防守組豁出去了,三名防守鋒線和兩名外線衛全部都沖向了進攻鋒線的口袋保護,以“五對五”的姿態展開了四分衛突襲。但問題就在於,克拉布特裏居然沒有前沖,而是選擇了留在原地,成為了進攻鋒線的番外球員,於是就變成了“五對六”。

紅雀隊如同驚濤駭浪般的突襲聲勢,就這樣狠狠地撞擊在了堅固的堤壩之上,迸發出了裂石穿雲的轟鳴聲,卻東風沒有能夠壓倒西風,西風也沒有能夠壓倒東風,雙方居然就這樣形成僵持,這也意味著,進攻組再次占據了上風。

那麽進攻呢?

進攻鋒線各自為政地散落開來,整個口袋呈現出開放式的格局,角角落落都可以看到支離破碎的縫隙,就連拉邁克爾·詹姆斯那樣的強壯大個兒也可以輕松地穿行而過,然後……這位體態笨拙的全衛就轟隆隆地從正中央沖了過去。

更為準確一點描述,應該是碾壓了過去。

最不可能跑動接球的拉邁克爾卻開始了跑動。

此時,拉邁克爾就如同一輛重型坦克一般,速度緩慢、腳步沉重,卻勢大力沉、不可阻擋,順順當當地穿過了開球線之後,持續往前推進——兩碼、三碼、四碼……不過短短幾碼空間而已,但他的眼前卻只有兩名內線衛的防守陣線而已。

兩名內線衛頓時慌亂了,他們應該怎麽辦?

雪上加霜的是,站在最外側的吉恩居然跑動了一個橫向內切的路線,浩浩蕩蕩地穿行了大半個球場,眨眼之間就從兩名內線衛之間的空档呼嘯而過,朝著左側空档區域穿行過去。

左側現在已經是完全空档了,因為開球之後,本來位列在這裏的洛根迅速啟動、強勢沖跑,在拉邁克爾和吉恩出現之前就已經朝著十碼之外的區域快速推進了,這也迫使對位防守的角衛不得不亦步亦趨地跟上,於是左側就已經沒有防守球員了。

現在應該怎麽辦?

一方面,拉邁克爾就是重型坦克,一名球員根本防守不住;另一方面,吉恩則是輕盈快劍,稍稍一點遲緩就將丟失位置;另外,洛根的跑動看似不快,卻實則兇猛,二線防守全面警惕。

電光火石之間,防守球員根本沒有辦法思考,只能遵循著自己的比賽嗅覺展開防守。

兩名內線衛都停留在了原地,一前一後地卡住了拉邁克爾沖刺路線,形成聯防;本來防守洛根的角衛瞬間改弦更張,立刻朝著吉恩的路線包抄過去;而突破了對位角衛的卡位屏障的洛根,則迎來了兩名安全衛的雙雙上前。

不要忘記了,還有一個查德·霍爾。

霍爾依舊是悶頭跑動,規規矩矩地跑出了一個右側角柱的基本路線,這一側的角衛帕特裏克·皮特森絲毫不敢怠慢,亦步亦趨地貼身防守,但霍爾卻似乎根本沒有感受到壓力一般,還是老老實實地跑動自己的路線,完全沒有一點猶豫和遲疑。

就在這時,陸恪移動了。

……

開球之後,陸恪當機立斷地快速後撤步,以輕快的縱向移動腳步拉開了空間,基本脫離了口袋的保護範圍,與進攻鋒線、防守鋒線的混戰現場保持距離,轉過身之後,尋找合適的傳球路線,卻清楚地看到整個口袋已經支離破碎。

因為陸恪現在的站立位置足夠靠後,不需要感知,完全可以通過視線之間打量捕捉,一個橫掃就可以看到:

兩側的兩名外線衛依靠著自己輕盈而快速的腳步,將自己兩側的進攻截鋒大塊頭逼得連連後退,就好像黑熊正在試圖捕捉蝴蝶一般,喬·斯坦利和艾利克斯·布恩都在竭盡全力抓住兩支泥鰍,但一呼一吸之間,左右夾擊包圍圈還是已經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