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微妙變化

“連續兩次依靠傳球打開局面,成功拿到了首攻。至少從現在看來,陸恪的膝蓋傷勢應該沒有太大影響。這是好消息!”

演播室之中,可以隱隱察覺到球場之上的細微改變,但僅僅只是兩次傳球而已,現在就開始高談闊論為時尚早;球場之上,防守組球員也隱隱可以捕捉到這種氛圍的變化,但現在參考數據還是不夠,他們也只能歸結於“陸恪傷愈回歸之後的士氣高漲”了。

陸恪的戰術稍稍做出了改變。

喬恩·鮑德溫和安匡·博爾丁的跑動戰術都變得簡潔明了了,主要以基礎跑動路線為主,也就是在三十二支職業球隊之中都無比常見的基礎路線。

如果他們可以撕扯出空档,那自然是最好;如果沒有辦法,那麽他們就作為牽制角色,幹擾防守組判斷——這也是之前比賽中,他們始終沒有能夠達到的目標,不僅沒有幹擾對方,反而還幹擾到了自己的隊友。這也是現在陸恪一直在努力避免的。

洛根和吉恩的跑動路線則更加錯綜復雜,延續了舊金山49人過去兩個賽季西海岸進攻的精華內容。

同時,陸恪有意識地將整個傳球線路拉近到短傳區域——既然綠灣包裝工希望將整個防守陣線壓上,那麽陸恪就讓他們得償所願,將計就計,以自己的防守閱讀提前做出預判,而後以快速出手的姿態做掩護,臨場對傳球路線做出調整,就連他自己在出手之前都無法確定傳球目標,那麽防守球員就更加無從判斷了。

如果短傳區域能夠持續打開局面,那麽隨後就順勢用弗農替換喬恩,以弗農作為樁子,將防守組力量進一步鉗制在短傳區域,陸恪就能夠伺機尋找計劃在長傳深遠區域完成致命打擊。現在將喬恩留在場上,主要還是為了麻痹防守組的判斷。

但這也意味著,陸恪需要更加冷靜也更加全面,瞬息萬變的比賽過程中,只要他的判斷稍稍出現偏差,那麽所有戰術也就付諸流水了。

現在看來,連續兩次傳球都輕松取得了成功,洛根和博爾丁在負責接球的時候,都沒有遭遇到對位防守的壓力。接下來,如果陸恪還能夠持續貫徹實施,那麽喬恩和博爾丁也將能夠發揮出外接手的作用。

陸恪的整個大腦就如同一台高速運轉的計算機般,持續運轉著。

己方四十碼線,一档十碼。

舊金山49人進攻組沒有變陣,綠灣包裝工防守組也就沒有變陣。

陸恪認認真真地看了看防守組的站位:角衛、內線衛、外線衛,然後就開口詢問了一下戰術室裏關於己方右翼、對方左翼的兩名防守球員本場比賽的表現情況——角衛山姆·謝爾德斯、外線衛麥克·尼爾(Mike Neal)。

麥克·尼爾是四年級生,2010年第二輪五十六順位,過去三個賽季的表現都只能說平平,去年作為輪換球員登場也乏善可陳,錯失擒抱是他的最大問題。這些都是賽前準備狀況。

但今天比賽開始之後,因為喬恩和博爾丁的路線跑動失誤,往往不需要對手發力,49人自己就葬送了機會;而後陸恪又缺席了大半場比賽,對於球員狀態沒有太多了解。現在,他需要知道一些基本數據。

哈勃瞬間就明白了陸恪的想法,“沒有問題,可以從這裏突破。你安排洛根和他對位,洛根基本能夠占據完全上風。”

包裝工防守組現在采用的是對位防守,以兩名角衛和兩名外線衛來對位盯人,然後其他球員輔佐協防,盡可能掐死陸恪的傳球路線。按照賽前布置,吉恩對位尼爾、洛根對位謝爾德斯,因為尼爾足足有262磅(119公斤),盡管體重占據優勢,但面對吉恩的速度卻束手無策,反而是防守洛根能夠占據更多上風。

但現在,陸恪卻改變了想法。

得到哈勃的支持後,陸恪立刻就修改了戰術,兩翼外側的洛根和博爾丁就對調了一個位置。

而包裝工防守組則沒有移動——他們是對位防守,一個蘿蔔一個坑地對應位置,同一個位置更換了球員,他們也不會改變自己的站位,更何況是左側和右側這樣乾坤大挪移式的調度,他們依舊堅守在了原地。

陸恪必須重新布置戰術,他還是對著喬恩又重復了一遍戰術,緊接著就看到喬恩轉過頭來,眼神裏流露出了一絲困惑,這使得陸恪不得不快速上前,在喬恩耳邊簡單解釋了一下戰術,確定喬恩明白了之後,這才重新回到口袋中。

陸恪覺得自己好像是幼兒園老師一般。但如果這樣,能夠確保喬恩正確執行戰術,那麽就一切都沒有問題——問題可以留在比賽之後再慢慢追究和解決。

“攻擊!”

開球之後,陸恪就開始小碎步後撤,不是平常口袋腳步的後撤步,而是螃蟹橫向移動式的後撤步,與馬庫斯交錯而過之後,陸恪做出了一個交接橄欖球的動作,但腳步還在持續後退,眼看著馬庫斯就錯位來到了陸恪身前,為陸恪增添了又一道屏障,陸恪這才開始後撤步調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