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7章 不急不躁

始終以低失誤率保持平穩狀態的羅傑斯卻在外卡賽的開場第一次傳球就遭遇了抄截,如此開局絕對是雙方球隊都萬萬沒有想到的,然後陸恪就贏得了從對方半場四十碼線上開始進攻的機會。

陸恪知道,這是無比難得的機會;但身經百戰的陸恪也知道,越是面對機會越是需要冷靜,天氣的影響和季後賽的氛圍都是不容忽視的幹擾因素——羅傑斯的失誤就或多或少地可以看出其中的影響,如果陸恪掉以輕心的話,在“雪仗”天氣中,再次拱手交出球權也不是什麽不可思議的事。

於是,陸恪不急不躁地走上了球場,將胸膛裏那顆因為季後賽和藍堡球場而狂跳不已的心臟努力平復了下去。

他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比賽之上。

上賽季,綠灣包裝工防守組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多名球員都奉獻了職業生涯最佳賽季,成為了聯盟之中不可小覷的一股力量;但本賽季,先後經歷了人員的流失和傷病的困擾,這支防守組卻被打回原形。

聯盟三十二支隊伍裏,防守組僅僅排名第二十五,其中,傳球防守位列第二十四,地面防守位列第二十五。

傳奇安全衛查爾斯·伍德森的轉會離開無疑是一大損失,克雷·馬修斯、摩根·博內特、山姆·謝爾德斯等主力球員全部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傷病困擾,各自缺席了多場比賽,雖然本場外卡賽的首發陣容裏,他們都已經全部回歸,但傷病影響還是讓他們本賽季的發揮集體出現了下滑,對於防守組的影響是全方位的。

現在眼前的這支防守組,沖傳依舊具備了一定沖擊力,但整體施壓力度相對薄弱,不僅影響了地面防守,繼而也沒有能夠為二線防守減緩壓力——而損失了查爾斯·伍德森之後的二線防守不得不重新洗牌,本賽季表現也相對中庸,缺少亮眼時刻。

但如果因為對手防守組只是聯盟排名第二十五,就想要高枕無憂地輕取對手,那就幾乎等於是自尋死路——這裏是競爭激烈的NFL,這裏還是刺刀見紅的國聯,任何一點點自大和驕傲都可能成為滑鐵盧的開端。

有趣的是,舊金山49人擺出了一模一樣的陣型——和綠灣包裝工開場第一波進攻的陣型如出一轍:

五名進攻鋒線加上兩名近端鋒,七名球員羅列成為一排,只有中鋒稍稍單箭頭突出,其他六名球員集體落後小半步;兩名外接手如同雙翼一般,分別站在左右兩側水平方向七碼、八碼開外的橫向位置。

四分衛緊貼著中鋒站位,跑衛與四分衛垂直站立,形成“I”型站位。整個陣型形成一個標準的等邊三角形,完美黃金對稱的站位如同教科書一般標準,恍惚之間讓人以為著是用量尺丈量出來的站位。

如果要說差異,最明顯的差異有兩處:第一,綠灣包裝工選擇了三外接手站位,而舊金山49人則選擇了雙近端鋒,順帶一提,因為腦震蕩而缺席六場比賽回歸主力陣容的弗農·戴維斯,本場比賽沒有首發,依舊是洛根·紐曼與加雷特·塞勒克首發,弗農將作為輪換球員登場;第二,首發跑衛弗蘭克·高爾與陸恪之間的距離不是四碼,而是足足七碼,把整個陣型的長度與深度如同拉弓一般拉到了圓滿。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綠灣包裝工和舊金山49人第一波進攻居然選擇了一模一樣的陣型,這到底是巧合,還是有意而為之?

更重要的是,哈勃擺出了如此陣型,那麽,他們選擇地面進攻,還是傳球進攻呢?

從綠灣包裝工的防守組站位就可以看出賽前準備的差異了:

三名防守鋒線和兩名外線衛站在最前列,與進攻鋒線形成對峙;兩名內線衛則落後了約莫三碼到四碼左右,站在中央地帶,與四分衛、跑衛的位置形成對應。

兩名角衛幾乎與防守鋒線的站位保持平行,但他們的站位則一左一右地對準了兩名外側的外接手,形成對位貼身防守;兩名安全衛的站位則推後再推後,距離楚河漢界已經超過十五碼了,一前一後地移動著腳步,做出了隨時可能上步的姿態,但只要任務還是在防備著陸恪以閃電戰的方式突然襲擊長傳。

經過常規賽最後幾周比賽的檢驗,綠灣包裝工已經意識到了,陸恪的長傳攻擊變得更加隱蔽也更加突然,但威力絲毫沒有減弱,這對於二線防守相對薄弱的主隊防守組來說,他們不得不投入更多兵力防範於未然。

正當所有人都以為陸恪即將準備宣布開球的時候,他站直身體呼喊了兩句口號,改變了進攻戰術。

什麽?開場第一波進攻就開始改變口號?難道不是應該按照賽前布置進行嗎?這又到底是怎麽回事?

因為太過意外,就連演播室裏的托尼·艾克曼都不由輕笑了起來,“難怪現在大家都在討論陸恪的比賽哲學,他對比賽脈絡的把握確實和其他四分衛不同,其實,就我個人來說,我非常非常期待著陸恪和佩頓·曼寧的交手,兩名球員都是防守閱讀和臨場應變最為頂尖的類型,他們的對攻大戰必然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