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9章 把戲防守

寒風肆虐、冰冷刺骨,天空中似乎再次隱隱約約開始飄起了細細的米粒小雪,但轉眼就消失在獵獵風中,讓人無法確定,是不是自己的錯覺;藍堡球場就如同一座全力噴發的火山,正在肆意爆發著滾滾熱量,呼喚防守的喊聲在耳膜之上持續不斷地激蕩著,對於主隊是激勵,但對於客隊卻是噩夢。

一百零七秒,場上比分是“45:45”,舊金山49人依舊手握三次暫停,而綠灣包裝工則擁有兩次暫停。

陸恪將披在肩頭的羽絨服脫下,冷空氣就這樣侵襲而來,如同層層疊疊的刀片快速掠過皮膚表面般,雞皮疙瘩迅速地破土而出,肌肉就不由微微發緊起來;陸恪以小碎步慢跑進入場地,有條不紊地活動著手臂、轉動著腰部,讓身體重新適應綠灣的寒冷天氣,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即將開始的進攻上。

“本場比賽,陸恪交出了完美答卷,28傳24中,312碼,五記達陣,此時四分衛評分是152.7,無限迫近滿分的評價,尤其是85.7%的傳球成功率,牢牢地將比賽節奏掌控在自己手中。上賽季的雙料MVP現在再次登場,他將率領著衛冕冠軍發起致勝進攻,所有視線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站在口袋中,陸恪做好了開球準備,但裁判卻吹響了哨聲:舊金山49人請求了暫停。

陸恪站直身體,朝著場邊的哈勃投去了詢問的視線,眉頭隱隱微蹙了起來——因為他已經做好了進攻準備,戰術布置沒有問題,哈勃在如此緊要關頭請求了一個沒有必要的暫停,這對於時間管理來說是不利的。

此時距離比賽還有一百零七秒,如果陸恪想要完成達陣,不僅需要充分利用兩個邊線傳球後的出界停表,還需要出其不意地用中路進攻來打亂防守組的布局——那麽三個暫停的重要性就被凸顯了出來,隨隨便便浪費一個暫停,這就可能導致所有布局都被打亂,後續連鎖反應都是可以提前預見的。

“把高爾換下來,讓林奇上。”哈勃的聲音從耳機裏傳出來,“十二人,見鬼!斑比,剛剛出現了十二人!”哈勃的脾氣依舊暴躁,尤其是關鍵時刻也越發敏感起來,不見得是對陸恪發火,而是對整個比賽氛圍無比敏感。

陸恪敏銳地過濾了哈勃的話語,捕捉到了其中的關鍵信息:用馬庫斯替換高爾,雖然兩名跑衛的風格與狀態相近,輪換也是常態,但具體情況還是稍稍有所不同的:高爾的地面推進更多,馬庫斯則偶爾還能夠作為外接手使用。舊金山49人的進攻戰術排列組合,也會根據不同跑衛做出些許調整,那麽,哈勃在如此關鍵時刻做出輪換,顯然不是為了好玩。

“屏風短傳?”陸恪直接忽略了哈勃的憤怒狀態,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進攻戰術上,他立刻就嗅到了變數。

哈勃和陸恪的溝通也已經形成習慣了,絲毫沒有在意陸恪的態度,也沒有因為陸恪的敏銳而驚訝,“縮短聚商時間,不用刻意走邊線,先把節奏提升起來。”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三言兩語之間就用關鍵詞把戰術基調確定下來。

陸恪馬上就理解了哈勃的意思:面對如此局面,走“邊線接球後出界”的攻擊套路是最為穩定妥當的方式。對於防守組來說,他們就能夠有目的地側重防守,這會使得進攻組的戰術組合非常容易被識破。但現在舊金山49人不一定必須完成達陣,只需要一記任意球就可以絕殺比賽,這允許他們做出更多嘗試。

顯然,哈勃有自己的算盤:十二人犯規嫌疑是一部分原因,臨場改變戰術組合則是另外一部分原因。這才浪費了一次暫停——現在,沒有人知道,這一次暫停對於比賽到底會帶來什麽影響,陸恪唯一能做的就是,暫時把所有的雜念全部拋在腦後,開始著手準備進攻戰術的調整。

一档十碼。

綠灣包裝工防守組再次大膽地做出了變化:防守鋒線、內線衛、外線衛以及角衛,一共九名球員,全部打亂站位!

按照常規來說,正中央是三名防守鋒線與五名進攻鋒線對立,兩名內線衛位居在鋒線身後數碼處與跑衛四分衛對位,兩名外線衛則根據戰術需求調整站位,最後兩名角衛則分別對位防守左右兩側的外接手,這才是基本防守站位。

但現在,綠灣包裝工卻完全打亂了站位——尖峰沒有與中鋒對位,而是往左側移動了兩個位置與進攻截鋒喬·斯坦利的對面而立;一名內線衛和一名外線衛雙雙上前,站在了原本應該屬於防守端鋒的位置上;角衛和外線衛也並肩而立地來到了最前線,完全打破了彼此的職責,就連內側和外側的站位都對調了過來。

簡單來說,全盤洗牌,這也意味著陸恪完全不能按照常理來完成防守閱讀,那麽,陸恪又應該如何解讀主隊防守組的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