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0章 聲東擊西

這是陸恪進入NFL的第三個賽季,並且連續第三個賽季殺入國聯決賽,這也意味著,他不再是新人菜鳥了,整個聯盟上上下下都對他有著足夠的了解:冷靜、睿智、大膽、果敢、強硬,陸恪的比賽作風往往能夠持續不斷地向防守組施壓,但陸恪的真正殺手鐧仍然是他的頭腦,也就是全盤布局的博弈。

戰術與戰術之間的排列組合,步步為營地向防守組施加壓力,最終尋找到突破口,即使是面對聯盟防守最為頂尖的西雅圖海鷹、卡羅萊納黑豹、亞利桑那紅雀,陸恪也總是能夠撕開缺口完成進攻推動。

不要說柯克·查爾斯頓這樣的資深分析評論員了,即使是普通球迷也清楚地知道這一點。

國聯決賽開場以來的四档進攻,陸恪選擇了兩次地面沖球、兩次快速短傳,整個戰術都顯得簡單普通、幹脆利落,似乎把西海岸進攻戰術體系的繁復多樣全部都收攏起來,化繁為簡,展現出全新面貌。

但大家都知道,事情肯定沒有那麽簡單,陸恪顯然正在布局;問題就在於,沒有人能夠識破哈勃的戰術意圖,也沒有人能夠解讀陸恪的臨場變化,這場棋局現在依舊籠罩在雲裏霧裏,需要耐心等候。

那麽,陸恪到底正在盤算什麽呢?

一档十碼。

弗蘭克·高爾登場輪換馬庫斯·林奇,陸恪徑直將橄欖球交給了高爾,再次回歸地面,選擇跑衛沖球。

整條進攻鋒線主動迎前,試圖攔截住防守鋒線的前沖,但這一次,防守組的準備更加完善,錯開了位置,在高爾前沖的同時就已經朝著自己的左側攔截過去,盡管進攻組也亦步亦趨地朝著右側移動形成對位,但電光火石之間終究還是慢了半拍。

不僅是防守鋒線的位置已經提前橫亙在了道路上,同時線衛和角衛的上步速度也非常快速,展示出了優秀的補防嗅覺,當高爾的腳步越過開球線切入人群密集區域的時候,深藍色海洋就已經形成了突破,直接將高爾吞噬,地面推進僅僅兩碼。

雖然地面推進效率一般,但陸恪絲毫沒有在意,在高爾上步的時候,他的視線持續不斷地解讀著防守球員的跑動路線和反應速度,從防守鋒線到線衛再到“轟爆軍團”,實戰之後可以看到比賽錄像所無法記錄的真實情況情況,這對於場上局面的判斷有著巨大的幫助,他正在解讀西雅圖海鷹防守的變化。

凱姆·錢塞勒可以感受到一道灼熱的視線投射過來,他擡起頭順著直覺探索了過去,剛好看到陸恪轉移了視線,朝著旁邊不遠處的線衛們投去了視線,那平靜到冷血的目光讓錢塞勒忍不住打了一個冷顫,不斷地提醒自己“提高警惕提高警惕”,眼前這名四分衛的比賽直覺堪稱可怕,他必須更加警惕才行。

雖然他們都知道,陸恪現在正在戰術布局,但他們根本無從解讀:一方面是因為陸恪的節奏變化持續不斷,根本就沒有給予他們留下足夠的時間思考;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陸恪的狡猾多變,防守組思考太多的話反而容易踩入陷阱,計算能力根本就跟不上速度……這讓錢塞勒有些不爽,狠狠地瞪了陸恪一眼,而後就返回了自己的位置,為下一档防守做準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們將死磕到底。

二档八碼。

站在二乘以二的進攻陣型之中,陸恪雙手持球快速後撤轉身,再次伸手將橄欖球交給了直線上步的高爾。

又是跑球?

不,假跑真傳!

陸恪和高爾完成了一個交叉換位——陸恪持續後撤步尋找傳球目標,而高爾則主動迎前執行任務。

高爾一個上步就加入了進攻鋒線隊伍,準備抵抗防守鋒線的施壓,卻發現對方僅僅采用四人沖傳戰術,而進攻鋒線的五名球員準確地形成了對位,根本不需要支援,於是高爾就順勢從中間的縫隙鉆了出去,腳步立刻就出現在了短傳區域的中央地帶。

無人區!

西雅圖海鷹的短傳區域出現了明顯的防守空档,為什麽?因為舊金山49人的跑動路線出現了明顯變化。

左翼外側的克拉布特裏沿著邊線突飛猛進,全力朝著中傳區域切入,與角衛麥克斯維爾形成了一對一。

左翼內側的塞勒克和右翼內側的博爾丁,跑出了一個相似的路線,前沖之後朝著內側跑出了一個拋物線,腳步快速在中央地帶匯合,但兩個人沒有互相配合,而是根據自己的速度朝著深遠區域推進,博爾丁已經沖出了十碼開外,還在持續前沖,而塞勒克則沖出將近十碼,前沖腳步出現明顯的停頓。

右翼外側的洛根,先內後外,在左右晃動之中持續前行,然後也沿著邊線區域開始全力加速前沖。

共同點就是,四名接球球員的跑動路線都正在持續前沖,五碼、十碼的距離都是眨眼之間就完成的,而且都沒有做出停頓遲疑的動作,這也迫使西雅圖海鷹的防守不得不開始連續後退,完成盯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