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讓七海之都翻雲覆雨(第2/3頁)

我們都知道,在古典時代,海商和海軍都絕不可能一塵不染,只要輕輕地搖身一變,一樣也是可以做那種不需要本錢但是很有前途的買賣的。於是乎,海商和奧克蘭海軍的聯合艦隊,之後還狠狠地把風暴海角和索斯內斯列國的沿海糟蹋了一遍,搶到了大約相當於整個奧克蘭帝國全國整整三年以上中央財稅收入相加的金銀。那個時候,涅奧思菲亞的大海商終於意識到,這個世界上已經再沒有人或者勢力可以阻止他們飛出去浪了,他們已經是這片位於世界中心的海域當之無愧的霸主……就算是擁有先祖神舟的暮光島高精靈,和海底的海族帝國也不例外。

無數的歷史故事都已經證明:當商人們擁有了同一個目標,同一個理想,或者幹脆說得難聽一點,直接就是同一個利益核心的時候,其謀劃力和行動力都是足可以逆天的。這些大海商們,以及奧克蘭的前海軍將領們,建立了一個統一管理涅奧思菲亞治安和財稅的組織,而為了不刺激到奧克蘭中央皇廷,便起了一個“執委會”這樣模棱兩可的名字。實際上,這個所謂的執行委員會,已經相當於是涅奧思菲亞的自治政府了。

這樣不幹不脆的時日又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當年的海商們已經完全掌控住了辰海大半的貿易總額,並且以此積累下來的財富為後盾,將商業的觸角深入了大陸諸國,整體已經從單純的海洋貿易和貨運商人,變成了真正的跨國財閥,而且還一步一步地將商業和財富轉化為政治影響力。再花了百年時間的布局,財閥領袖們終於覺得時機成熟了,於是,被跨國財富控制的執委會當即向奧克蘭中央皇廷提出了自治的請求——資本家們都很務實,知道所謂的“獨立建國”除了讓軍國主義們嗨一嗨便沒有實際任何意義,而且還會狠狠地刺激到奧克蘭中央皇廷的G點。

於是乎,在保證每年都會拿出至少1000萬金奧銖上供奧克蘭中央皇廷之後,涅奧思菲亞終於取得了自治權,執委會也正式變成了七海之都的自治政府。

自治政府正式掛牌的那一天,也就被涅奧思菲亞的市民們定為了建城日。從那一天到現在,已經馬上就要到三個世紀了。

是的,理論上涅奧思菲亞一直都是奧克蘭的版圖,這些富可敵國的豪商們也都是聖泉皇家的臣子,這群只注重實際利益而缺乏節操的豪商們壓根就沒覺得頭頂上供著一位至尊有什麽不對。而實際上,除了每年需要繳納一筆對他們來說根本就是九牛一毛的上供款之外,他們擁有獨立的政體,獨立的法律,獨立的外交,獨立的財政結算,以及獨立的海軍艦隊,和真正的國家也沒有什麽區別了。到了三百年後的今天,這個由商人們自發組建的“國度”,已經成長成了一個極盛時期的奧克蘭帝國都難以收拾的怪物——雖然嚴格意義上,他們實際控制的地面領土是非常狹小的。

到目前為止,涅奧思菲亞控制的主要領土是由五個比較大面積的島嶼,外加不計其數的小島組成的,地理稱呼為“涅奧思菲亞群島”,政治稱呼則是“涅奧思菲亞海洋自治領”。最大面積的島嶼同樣也叫涅奧思菲亞,擁有著整個辰海最好的天然深歲海港,是全世界最大的貿易中轉海港。同樣的,我們通常所說的七海之都涅奧思菲亞,就是指的這個海島上的這座全世界最大的都市,也是在陸希看來,這個世界上最有家鄉現代化氣息的超級大都市。

整個自治領的常駐人口在五百萬以上,流動人口則是這個數值的三倍以上,而光是集中在這個港都的住民,就達到了全人口的九成以上。

跨國財閥和巨型商會的總部形成了涅奧思菲亞最有氣派的建築群,他們是這個(事實上的)海上商業帝國最早的創立者,也是真正的統治者。現實主義的商人階級放棄了貴族式的繁文縟節,並且按照他們自己的心意建立新式的院校,培養商業世界所需要的人才,這也變相促成了近代大學的出現。有了現代的商科,便有了文科、藝術、哲學等等科目,這些近代文化學者和藝術家們,也在吃飽了沒事幹的情況下,醞釀出了涅奧思菲亞奇特而前衛的社會文化氛圍。於是乎,正逐漸進入人性解放思想變革的歷史階段的舊大陸人們,一方面嘴上痛罵著“涅奧思菲亞的暴發戶”,身體卻很老實地接受其為“時尚之都”和“商業之都”的設定。而隨著這些建校不過百年的新興大學的名氣越來越大,暴發戶般的海中城市,甚至還漸漸有了一絲“文化之都”的人文薈萃的氣息。

總之,當時間進入道光輝紀元的第十二世紀之後,這個全部領土面積說不定還比不上奧克蘭一個郡治大小的“自治領”,卻控制著比整個神聖奧克蘭帝國更加龐大的財稅收入。這個區區500萬人口的自治領,便維持起了一支超過10萬人的龐大海軍艦隊(包括了海軍陸戰隊)。論戰艦總噸位和數量,完全頂的上風暴海角列國和奧克蘭帝國辰海艦隊的總和,僅僅只在暮光島的高精靈之下,然而我們要記住,這僅僅只是字面上的數字。要知道,在這群無法無天且有富可敵國的涅奧思菲亞大商賈的麾下,瞬間能從商船變成戰艦的船只數量更是一個龐大得完全無法統計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