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三級跳遠新技術(第2/4頁)

可三級跳遠卻不能當成是炒木須肉,三級跳遠的全套動作是一個整體,運動員把一個連貫性的整體動作拆分成三個動作,然後在分別使出來,這肯定會影響最終成績。

三級跳遠的整體性,在未來是基礎性的體育常識,但是在三十年代,在這個三級跳遠還處於原始階段的時代,運動員根本就不理解這一點。

“這個希臘選手的成績是13米92,連14米都沒有跳過去,看來實力並不算強。不過我怎麽覺得,他的動作有些奇怪呢。”陳強眉頭緊鎖,他能夠感覺到希臘選手的技術動作很奇怪,但一時間又想不出就是怪在哪裏。

下一個登場的是愛爾蘭選手伊蒙-菲茲傑拉德。他的第一次試跳卻是以犯規而告終。

愛爾蘭人表現的和希臘選手一樣,都是沒有將三級跳遠的三個動作當成是一個整體,但是他的技術動作,卻跟希臘選手有差異,而且愛爾蘭選手的技術動作,也讓陳強覺得很怪異。

第三名選手試跳後,陳強突然明白過來原因。

“我怎麽把跳法給忘了。那個希臘人使用的是希臘式跳法,而愛爾蘭人使用的是愛爾蘭式跳法!”

在三級跳遠的原始階段,單腳跳和跨步跳的跳法也是不同的。由於三級跳遠起源於愛爾蘭,所以最先出現的是愛爾蘭式跳法,隨後這項運動傳到歐洲大陸以後,又出現了希臘式跳法。

但這兩種跳法,都不如後來發展出的蘇格蘭式跳法,現代的三級跳遠技術,正是在蘇格蘭式跳法的基礎場發展而來的。理論上說愛爾蘭式跳法和希臘式跳法,成績上肯定都不如蘇格蘭式跳法。

陳強練習的是現代的三級跳遠技術,所以他的跳法與蘇格蘭式跳法更加相近,愛爾蘭式跳法和希臘式跳法,在陳強眼中,自然就顯得很奇怪。

比賽繼續進行,陳強卻是越看越覺得無聊。因為這些運動員所表現出來的技術,實在是太落後了。

終於,輪到了世界紀錄保持者織田幹雄登場了。

世界紀錄保持者的比賽,當然會吸引到最多的關注,陳強也不例外,他睜大了眼睛仔細盯著織田幹雄,連眼都不敢眨。

只見織田幹雄開始助跑,然後便是單腳跳的動作。織田幹雄的單腳跳發力很大,跳的很高,但是之後的跨步跳,起跳的動作卻顯得有些遲緩。

這一跳,織田幹雄只跳出了13米97的成績,連14米都不到,這有點對不起世界紀錄保持者的身份。

織田幹雄搖著頭走下了賽場,顯然是對自己的成績很不滿意,周圍很多觀眾也發出了嘆息聲,他們也因為世界紀錄保持者未能取得一個好成績而沮喪。

陳強卻是雙眼微微眯起,用一種審視的眼光望著織田幹雄。

別人或許看不出來,但陳強卻知道,織田幹雄剛剛那個發力特別大的單腳跳動作意味著什麽。

“日本的三級跳遠理念,果然比其他國家更高一籌!”陳強心中暗道。

三級跳遠運動渡過原始階段,然後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就是以單腳跳為主的技術階段。

在這個階段,運動員很強調第一跳的單腳跳,他們會在單腳跳是比較猛烈的發力,騰空的拋物線會比較高,交換腿的時間也比較晚,因此之後的跨步跳會顯得遲緩。

未來的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日本選手田島直人正是憑借著這套技術,跳了一個16米的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但是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緣故,這一套技術並沒有馬上推廣起來。直到五十年代,前蘇聯的運動員才將這一套重新技術完善。而巴西運動員阿德瑪-達席爾瓦六次打破三級跳遠的世界紀錄,用的也是這一套以單腳跳為主的第二代三級跳遠技術。

現在還只是1932年,織田幹雄卻已經開始使用這種技術的雛形,不得不說日本的三級跳遠,在那個時代的確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織田幹雄作為世界紀錄保持者,的確有資格去開發新技術。只不過織田幹雄對於這種新技術的掌握還並不完善,或者說他對於這種新的三級跳遠理念的理解還並不深刻,所以在試跳當中,並沒有取得好成績。

織田幹雄走下賽場,教練和日本隊的另外兩位選手立即上前安慰他。

織田幹雄則對日本隊另外兩名選手說道:“南部君,大島君,這種新技術的實戰效果還需要檢驗,一會你們登場的時候,還是繼續使用傳統的技術吧。”

此時,瑞典運動員埃裏克-斯文森登上了賽場。他也參加了之前的跳遠比賽,不過成績是第五名,沒有能夠進入到後面的三次試跳。

埃裏克-斯文森這一次試跳的成績是14米21,算是已經出場運動員的中遊水平。

隨後美國隊的三名運動員也相繼登場,他們的成績都在14米50左右。可以看出來美國運動員在三級跳遠項目上雖然不算最強,但也是世界上遊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