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章 第二回合(第2/4頁)

旁邊的劉長春則開口說道:“符保盧也是挺不容易的,日本人來的時候,他為了撤回關內,跟家裏人鬧翻了。”

劉長春和符保盧同為東北流亡學生,兩人是比較熟悉的,所以劉長春對於符保盧很是了解。

只聽劉長春接著說道:“符保盧的母親是蘇聯人,這個你肯定知道,當初日本人打到東北的時候,他的父母不讓他離開哈爾濱,因為他們是俄僑,蘇聯在東北還是有利益的,靠著蘇這根大樹,日本人不敢拿俄僑怎麽樣。但是符保盧卻毅然決然的選擇來到關內,為此他跟父母大吵一架,然後是離家出走來的關內的。我曾經問過他為什麽要這麽做,他告訴我,他雖然有俄國的血統,但是他知道自己是個中國人!”

陳強默默的點了點頭,心中卻湧現出一種悲壯的情緒。

陳強知道,在抗戰爆發以後,符保盧參軍入伍,並且赴美接受P-39戰鬥機的訓練,成為了一名飛行員,1943年的時候以身殉國。

“4米的成績,符保盧也應該滿意了。”劉長春話音一轉,接著說道:“對了,我剛剛想明白,傑西-歐文斯是怎麽輸給你的。”

“哦?說來聽聽。”陳強開口道。

“從比賽一開始,你於傑西-歐文斯便是並駕齊驅、難分勝負,但是到了終點前,你卻領先了歐文斯0.1秒。現在仔細的回想一下,不是你變快了,而是歐文斯變慢了。”劉長春開口說道。

“沒錯。”陳強點了點頭:“即便是終點前,我也在保持巔峰的速度,但是歐文斯做做不到這一點。”

“是因為100碼的緣故麽?”劉長春接著問。

“什麽100碼?”陳強反問道。

“傑西-歐文斯很擅長跑100碼吧,我記得他還打破了100碼的世界紀錄。所以到了100米的項目上,他最後會力有不逮。”劉長春開口答道。

“碼”是英美制的長度單位,所以英國和美國有很多比賽,設置的項目也是以“碼”為單位的。當時美國的高中和大學比賽,也都是諸如100碼短跑之類的項目。

即便是到了未來,英美兩國也有很多以“碼”為單位的體育運動。就比如橄欖球,一档的距離就是10碼。

100碼相當於是91米多的距離,一個平日跑91米的運動員,讓他去跑100米,雖然只是多了9米,但肯定沒有那麽的遊刃有余,特別是到了最後10米,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

所以劉長春覺得,傑西-歐文斯最後之所以慢下來,是因為傑西-歐文斯在美國國內所參加的都是100碼的比賽,所以不適應跑100米。

陳強點了點頭,他覺得劉長春說的倒是有些道理,剛剛比賽的時候,陳強倒是沒有想那麽多,只是單純的覺得自己的技術流肯定要比歐文斯的身體流更加能夠保持速度。現在看來,劉長春的分析,或許也是一個原因。

只聽劉長春接著說道:“我最開始練習短跑的時候,練的也是100碼,後來跑100米的時候,還真有些不適應,特別是到了最後10米,總是覺得用不上力。”

“我倒是沒跑過100碼。”陳強接著道:“不過我倒是知道,咱們國內早期的體育比賽,短跑也都是‘碼制’的。”

舊中國最早的兩屆全國運動會,由於主辦方是教會的英國傳教士,所以短跑項目采取的是“碼制”,直到第三屆全運會,中華體育協進會作為主辦方,才開始使用“米制”。

……

與此同時,美國隊也開始對剛才的百米短跑決賽進行總結。

“傑西,全場比賽,你一直都與陳強不相上下,但是在最後的時候,你卻輸了。”美國田徑隊的主教練開口說道。

“跑到最後的時候,我好像變慢了,但我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當時我並沒有半點放松,我始終都在發力。”傑西-歐文斯開口說道。

“也就是說,你無法持續的保持你的巔峰速度,但陳強卻可以!”主教練低著頭思考了幾秒後,開口說道:“我想我找到問題的所在了。”

“是什麽?我究竟是哪裏做的還不夠好?”傑西-歐文斯急切的問。

“這不是你的問題,而是我們的問題。”主教練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準確的說,是我們美國田徑的問題。”

“教練,我不明白。”傑西-歐文斯開口說道。

主教練長嘆一口氣,接著說道:“我們美國的田徑,一直都是采取的‘碼制’,你在高中和大學裏參加的比賽,跑的也都是100碼吧?100碼要比100米短了9米的距離,我想這就是問題的根源!我們美國的運動員所適應的是100碼,所以跑100米的時候,最後會出現一些問題。這種問題,在國內的比賽中還並不明顯,但是到了奧運會,遇到陳強這種世界紀錄保持者,我們美國隊的問題,就被放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