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 怎麽哪裏都有他!(第3/4頁)

陳強正琢磨著,賽道上的選手已經進入到了直道。

傑西-歐文斯依舊是一馬當先。

“傑西-歐文斯的領先優勢有些大!”陳強眉頭微皺,他預感到傑西-歐文斯可能會跑出一個很逆天的成績。

只見傑西-歐文斯帶著巨大的優勢,沖過了終點線,他停下之後,馬上望向裁判,仿佛在詢問自己的成績。

片刻後,裁判終於宣布了傑西-歐文斯的成績:

“20秒9!”

陳強頓時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之前的200米世界紀錄,是陳強所保持的21秒整,而在這場半決賽中,傑西-歐文斯跑了一個20秒9,打破了陳強的200米世界紀錄。

聽到這個成績以後,傑西-歐文斯也意識到自己打破了誰紀錄,他興奮的攥了攥雙拳,然後轉頭望向陳強。傑西-歐文斯很想看一看,陳強在得知自己的世界紀錄被打破之後,會是一個怎樣的表情。

“陳強,你一定很驚訝吧?又或者會感到慌張?”傑西-歐文斯心中暗道。

然而當他在人群中找到陳強的身影時,看到的卻是一張相當淡定的臉。

陳強當然很淡定,因為他記得,傑西-歐文斯在柏林奧運會的200米決賽中,跑出了一個20秒7的成績,與之相比的話,這個20秒9的世界紀錄,也就無需感到驚訝了。

……

8月5日下午,陳強要參加鐵餅的決賽和200米短跑的決賽,不過在此之前,他還要參加110米欄的初賽。

柏林奧運會的110米欄,一共有32位選手參加,由於人數遠不如100米短跑,所以比賽只設立初賽、半決賽和決賽,一共三場。

初賽分為六組,小組前兩名晉級,這等於是32晉12,還是比較殘酷的。

中國隊除了派出了陳強之外,還派上了黃英傑和林紹洲兩位選手。這兩人都是民國時期的跨欄王。

黃英傑是廣東人,參加過1930年和1934年的遠東運動會,以及多屆的全國運動會,民國時期110米欄的全國紀錄,就是黃英傑所保持的。未來黃英傑先是移居香港,而後又舉家移民加拿大,最後病逝在溫哥華。

林紹洲則是出生在台灣省,他的父親曾經是晚晴時期清政府駐台灣的武官,所以林紹洲也是出身豪門。不過在《馬關條約》之後,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林紹洲雖是官宦子弟,但仍然被視為“二等公民”。林紹洲上中學的時候,因為一個日本學生欺負中國學生,林紹洲挺身而出,痛打了日本學生,結果被學校開除,於是林紹洲偷渡到福建廈門,完成了學業。

林紹洲作為一個台灣籍的運動員,代表中國參加柏林奧運會也是有特殊意義的。抗戰勝利後,林紹洲並沒有返回台灣,而是留在了大陸。後來林紹洲進入到了西南軍區體工隊,成為新中國第一位110米欄的教練,為新中國的體育事業發展事業做出了貢獻。

……

陳強的運氣不錯,恰好被分在了第六組,將在最後登場,所以他可以通過觀察其他運動員,對目前世界上110米欄的水平有個初步的了解。

第一組,小組前兩名的成績分別是15秒整和15秒1,這樣的成績放在後世的話,算是國家二級運動員中的中遊水平。而這個成績也讓陳強判斷出,想要穩妥晉級的話,最起碼也得跑一個15秒的成績。

第二組選手,頭名被美國運動員摘走,他的成績是14秒7,這已經接近了未來國家一級運動員的水平了。而中國選手黃英傑也在這一組中登場,結果只跑了一個16秒9,距離晉級還差的太遠,被淘汰出局。

第三組當中,英國選手唐-芬利以14秒7的成績獲得小組第一,這位選手陳強是記得的,他是上屆奧運會110米欄的銅牌獲得者。

第四組,中國的另一位選手林紹洲登場,他跑了一個15秒7,同樣被淘汰出局。

第五組,110米欄世界紀錄保持者,美國選手福雷斯特-唐斯登場,直接跑出了一個14秒5的當日最好成績。

隨後便是陳強所在的第六組。

當陳強站上跑道後,周圍的觀眾席又是一片連綿不絕的議論聲。

“那個人是陳強吧?”

“沒錯,就是陳強!他還參加了110米欄麽?”

“短跑、跳高、跳遠、鐵餅,現在連跨欄都參加了,他到底參加了多少個項目?”

“一個人參加這麽多項目,不會覺得累麽?”

“累不累倒不是關鍵,關鍵是他一個人,怎麽可能精通這麽多的項目?”

“一人精通多項也沒啥不可能,你看十項全能運動員,不是精通十個項目麽?”

“那麽十項全能運動員能打破世界紀錄麽?”

不得不說,陳強每天都出現在田徑的賽場上,而且還順便那個金牌,打破個世界紀錄,在觀眾面前刷刷存在感,這使得現場觀眾沒有人不是認識陳強的,甚至很多人看陳強都覺得有些審美疲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