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章 客場作戰(第2/3頁)

而若是演藝主辦方直接把票掛在售票網站上五六折出售的話,反而會不容易賣掉,觀眾們一看,這票打五折賣,這說明門票銷售不怎樣啊,要不然你幹嘛打折賣啊!既然沒人花錢買票,這演出肯定不好看,就更不會去買了。所以主辦方直接賣五六折的票,反倒不如把票五六折賣給黃牛,造成一種虛假繁榮的假象。這個過程中,主辦方不會少賺一分錢,而最終多花錢的,就是那些看演出看比賽的觀眾。

演藝節目和體育比賽,畢竟不是實物的商品。實物商品,你能看的到摸得著。一台6000塊的蘋果手機,銷售平台給個300塊的補貼,那都是真香;四十萬的凱迪拉克一下子降價八萬,買車的跑到四兒子店裏瘋搶。

然而演出或者比賽,在開始之前,誰也不知道演出的效果會怎麽樣,不知道比賽打得精彩與否。即便是NBA的總決賽,打得很沉悶也是常有的事情。

況且演出或者比賽,也沒有啥三包服務。你買一件實物商品,出現質量問題可以要求退換,用了幾天以後不想要了甚至可以退貨。但是看一場比賽,總不能比賽看了二十分鐘覺得沒意思,就去找主辦方退票吧?就算是你對比賽再不滿意,人家也不會給你退票的。

所以諸如演出門票或者比賽門票,想要賣的好,要麽靠忽悠,要麽靠口碑,要麽就靠粉絲捧場。

現在的尼克斯隊才打了沒幾場的比賽,口碑還沒有積攢起來,球隊也沒有多少,所以只能夠靠一些宣傳手段,去忽悠觀眾買票。

尼克斯隊門票賣的這麽快,背後也有球隊經理愛德華-愛爾蘭的推波助瀾,用現代的話說,就是他雇傭了一些水軍,制造輿論聲勢,去忽悠觀眾買票。

論忽悠人的手段,愛德華-愛爾蘭肯定不如後世那些營銷高手,但愛德華-愛爾蘭好歹也當了十幾年的籃球推廣人,至少在四十年代,愛德華-愛爾蘭忽悠人的手段是一流的。

四十年代初的紐約市,人口已經超過700萬了,以這樣的人口基數而言,一場比賽有兩萬人觀看,只不過是紐約人口的350分之一而已,就算是一個賽季的比賽打下來,依舊會有很多紐約市民沒有看過尼克斯隊的比賽,所以讓紐約大部分市民保持對尼克斯隊的好奇,也並不是什麽難事。

……

主場的比賽結束後,尼克斯隊也開始了一個連續兩場的客場之旅。

華盛頓尤林體育館,華盛頓國會主場迎戰紐約尼克斯。

華盛頓國會的主教練,“紅衣主教”奧爾巴赫對這場比賽很有信心,他認為自己的球隊可以在主場拿走一場勝利。

華盛頓國會和紐約尼克斯,都是才剛剛成立的新球隊,球隊都沒有什麽底蘊,球員之間的磨合度也不會很高,所以兩支球隊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

然而奧爾巴赫認為,自己擁有一個別人沒有的“殺手鐧”,那就是快速突破戰術。

之前的比賽裏,華盛頓國會憑借著這種快速突破戰術,屢次戰勝了對手。對於其他球隊來說,這種新出現的戰術實在是太突然了,完全沒有辦法應對。

未來的NBA中,勇士隊搞出了一個“死亡五小”,其他球隊都花費了一個賽季才研究透徹,然後做出戰術針對,而且大多數的戰術針對還是不成功的。而在四十年代,想要對一種新戰術采取戰術針對,所花費的時間會更長。歷史上的奧爾巴赫憑著這套“快速突破”的戰術,在NBA裏大殺四方長達兩年之久,如果不是華盛頓國會被解散掉的話,或許這套戰術還能夠馳騁NBA好多年。

此時的奧爾巴赫也並不知道,紐約尼克斯也會使用快速的突破的戰術。

這畢竟是四十年代,信息傳播比較落後,球隊對於對手的信息收集能力也不足。

若是放在未來的話,NBA每支球隊都會養著專門的情報收集人員,其他球隊上了什麽新陣容,新陣容用了什麽新戰術,球員是怎麽跑位的,相關的情報馬上就會送到教練組的手上。而在1942年,這些顯然都是不現實的,信息傳播沒有那麽迅速,更何況球隊也不願意多養人,畢竟每多一名員工,老板就要多付一份薪水。

像是華盛頓國會這樣的球隊,老板就是為了補貼體育館的日常運營花銷而組建的球隊,自然是盡可能的壓縮成本,能省就省,能少雇一個人就少雇一個人。可以說華盛頓國會的老板米格爾-尤林本來就不是真心玩籃球的,他壓根就沒有打算好好的運營華盛頓國會隊,所以歷史上的華盛頓國會隊,在取得八成以上驚人勝率的情況下,最終還是解散了。換成是今天的NBA,別說是有八成勝率,就是勝率能過五成,那球隊的價值也是蹭蹭往上漲。

這樣的華盛頓國會隊,是不可能有專門的情報收集人員的,即便是尼克斯隊已經打了兩場比賽了,“紅衣主教”奧爾巴赫依舊不知道紐約尼克斯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