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零章 全明星賽(第2/3頁)

籃球鞋的價格也是一點兒都不便宜,不說後世那些炒鞋的人把籃球鞋炒出天價,單說籃球鞋正常的官方售價,也要比普通的皮鞋或者休閑鞋貴的多。那種大品牌的籃球鞋,一千塊只能算是入門級的,專業玩鞋的人穿出去都覺得丟臉,耐克和阿迪達斯這兩個品牌幾千塊一雙的籃球鞋多的是,很多款式甚至還需要預約才能買得到。

而其他種類的鞋子可享受不到這種待遇,誰要是花一千塊買一雙休閑鞋,估計別人會覺得你小子是不是瘋了?花一千塊錢買那個破玩意!

售價高自然也就意味著利潤大,一千塊一雙的籃球鞋,成本怕是連一百塊都沒有。耐克靠著賣籃球鞋,硬生生的將自己賣出了1500億美金的市值,一年的營收就高達400億美金,花上億美金簽個球員代言眼睛都不眨一下。

至於其他的體育用品,全都加起來都未必有鞋子的利潤高。稱霸乒乓球運動的紅雙喜,一年賣上十億人民幣就已經很開心了;威爾勝的網球拍堪稱世界頂級,然而他們的球拍銷售額還不如耐克賣球鞋的一個零頭。

陳強當然知道籃球鞋的巨額利潤,如果讓他開體育用品公司的話,他當然會將鞋類作為公司的主打產品。陳強的腦子裏可是記得很多經典款式運動鞋的樣式,讓他來設計運動鞋的話,只需要抄襲幾個未來的暢銷款式,就可以輕松的碾壓其他競爭對手。

“我要是開一個體育用品公司,然後做鞋子,那以後就沒有耐克或者阿迪達斯什麽事了!”陳強得意洋洋的想,然而下一秒,陳強卻又意識到,自己太想當然了,這鞋子可不是說做就能做的,至少在戰爭期間是做不了的。

因為美國對戰略物資的管制!

放在當時的中國,很多百姓都是自己做布鞋穿,家中的女人納鞋底,縫鞋面,包攬一家人的鞋子,穿鞋完全自給自足。

美國人可沒有這麽好的手工藝技巧,他們的鞋子全都是靠買的,而制作鞋子也是靠制鞋工廠。美國人也不穿什麽老北京布鞋,他們的鞋子主要是皮革和橡膠做的。而皮革和橡膠都可以用於戰爭當中,都是戰略物資,所以在二戰期間是受到管制的,因此制鞋的原材料並不是那麽容易拿到手。

由於橡膠資源吃緊,1942年底的時候,美國曾經頒發了一個鞋子限量配給供應的法令,此時美國的普通老百姓買鞋也是受到限制的。當然美國的資源豐富,工業生產能力也強,即便是鞋子進行配給,但配額數量也足夠普通老百姓使用,而且還有富余。

美國的制鞋業也從軍隊中得到了大量的訂單,生產各種作戰用的鞋子,軍靴、適合多重地形的野戰鞋、海軍需要的防滑鞋等等,成為了制鞋業的主流產品,也正是因為為軍隊生產鞋子,那些制鞋工廠才能夠獲得制鞋用的原料。

“我這個賣鞋的計劃,至少在1945年以前是行不通的,現在根本就得不到制鞋的材料。皮革的話還好說一些,多花點錢還能收到牛皮和豬皮,但橡膠這東西,沒有軍方的批準是真的拿不到。要是現在能有合成橡膠就好了。”陳強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二戰期間,合成橡膠工業最發達的是德國,由於德國無法獲得天然橡膠的資源,所以只能去研究合成橡膠,在二戰期間德國人使用的丁苯橡膠,性質與天然橡膠已經很相似了。

除了的德國之外,蘇聯的合成橡膠工業也很發達,因為蘇聯也沒有橡膠資源,所以只能研發合成橡膠替代。

而美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一直控制著菲律賓,除此之外美國還有夏威夷和巴西作為後盾,所以不缺乏天然橡膠的來源,因此美國的合成橡膠工業並不發達。

美國是在二戰之後才開始大力研究合成橡膠的,而與天然橡膠幾乎相同的聚合乙烯橡膠,要到1955年才被研發出來。

“現在找不到合成橡膠,只能自己搞。合成橡膠這東西應該與塑料有相通之處吧,不知道小貝克蘭能不能研發出來。”陳強又打起了小貝克蘭的主意。

在戰爭沒有結束,或者合成橡膠沒有研發出來之前,陳強只能暫時放棄了開設體育用品公司的計劃。

然而想到以後要造籃球鞋,陳強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新籃球聯盟的事情。

最近幾個月,陳強將紐約尼克斯隊完全交給了球隊經理愛德華-愛爾蘭去打理,陳強也沒有再去參加新聯盟的籃球比賽。

戰爭雖然影響了美國的體育產業,但是新籃球聯盟憑借著新的規則和新的打法,還是吸引到了很多的觀眾,至少第一個賽季結束之後,算是在美國的體育界站穩了腳跟。隨後新籃球聯盟又舉行了選秀活動,同樣是非常的成功。

如今新聯盟的第二個賽季已經開始,球隊還是原來那些球隊,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畢竟這個特殊的年代,各大體育聯盟幾乎都是半死不活的狀態,有錢的老板們也不會去投資新球隊,所以也就沒有新的球隊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