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黑暗森林 第13節(第3/4頁)

  艦隊的疏散並不順利。這時,空間中已經充滿了冷凝後或仍處於熔融狀態的碎片,以及大塊的艦體殘骸,戰艦在飛行中,艦上防禦系統要用激光或電磁動能彈不停地摧毀航行方向上的這些東西,由於碎片都是在距戰艦大致相同的距離上被擊中,就在前方形成了一個由閃光和焰火構成的弧面,戰艦仿佛頂著一個燦爛的華蓋在飛行。但總是有相當數量的碎片漏過防禦系統直接撞擊戰艦,對艦體造成嚴重損傷,甚至使一些戰艦失去了航行能力,與大塊殘骸的相撞更是致命的。

  艦隊的指揮系統雖然處於崩潰狀態,統帥部對艦隊的疏散仍進行著統一的指揮,盡管如此,由於初始隊形密集,仍然發生了多起戰艦相撞事故。在喜馬拉雅號與雷神號這樣的高速迎頭相撞中,兩艦在瞬間化為碎片完全毀滅;而信使號與創世紀號發生追尾相撞,兩艦的艦體都被撕裂,外泄空氣形成了呼嘯的颶風,把艦內人員同其他物品一起吹到太空中,兩艘巨艦的殘骸就拖著一條這樣的尾跡飄行著最為慘不忍睹的狀況發生在愛因斯坦號和夏號上,兩艦艦長竟然用遙控狀態繞過系統保護,使戰艦進入前進四,這時艦上人員均未處於深海保護狀態。從夏號傳出的圖像中,人們看到了一個殲擊機機庫,庫中的戰機已經清空,但其中仍有上百人,加速開始後,這些人全部被超重壓到停機坪上,從這時俯拍的影像中人們看到,在足球場大小的潔白廣場上,鮮紅的血花一朵朵地迸放開來,超重中的血攤成極薄的一層膜,擴散至很大的面積,最後這些血花都聯成一片最為恐怖的是球形艙中的情形:在超重開始時,艙中所有的人都被滑擠到球形的底部,然後,超重的魔鬼之手把他們的身體像揉一堆濕泥人般揉成一團,沒有人來得及發出慘叫,只能聽到血液內臟被擠出和骨骼被壓碎的聲音,後來,這一堆骨肉被血淹沒了,超重快速沉澱了血液中的雜質,使其變得異常清澈,強大的重力使血泊的液面像鏡面般平整和紋絲不動,像是固態,其中已經完全看不出形狀的一堆骨肉和內臟仿佛被封在晶瑩的紅寶石中。

  後來,人們起初認為愛因斯坦號和夏號進入前進四是慌亂中的失誤,但進一步的資料分析否認了這種看法。在進入四級加速前,戰艦的控制系統均有嚴格的檢測程序,在確認艦上人員全部進入深海狀態後才會執行加速指令。其有使戰艦進入遙控狀態後才能繞開這種檢測直接進入前進四,這需要一系列復雜的操作,不太可能是失誤。人們還從兩艦發出的信息中發現,在進入前進四之前,愛因斯坦號和夏號一直都在使用艦上的小型飛船和殲擊機向外運送人員。直到水滴逼近,兩艦附近的戰艦紛紛爆炸,它們才進入前進四,顯然是想借助最高加速擺脫水滴,為人類把完整的戰艦保存下來。愛因斯坦號和夏號最終也未能逃脫水滴的魔掌,這滴敏銳的死神很快發現了這兩艘大大超出艦群平均加速度的戰艦,迅速追上並摧毀了它們那內部已經沒有生命的艦體。

  但另外兩艘進入前進四的戰艦卻成功地逃脫了水滴的攻擊,它們是量子號和青銅時代號;在捕獲行動開始前,量子號就接受了丁儀的建議,同青銅時代號一起進入了深海狀態。早在第三隊列被毀滅時,兩艦就進入了前進四,向同一方向緊急加速,由於它們本身的位置處於矩形陣列的一角,與水滴隔著整個編隊,有充分的時間脫離艦群,沖入太空深處。

  這時,已經有一千余艘戰艦被摧毀,在二十分鐘的攻擊中,聯合艦隊已經毀滅過半。

  太空中充滿了碎片,形成了一團直徑達十萬公裏、仍在迅速膨脹的金屬雲,雲中戰艦爆炸的核火球把雲團蒼白的輪廓一次次顯現出來,像宇宙暗夜中時隱時現的一張陰沉的巨臉。在火球出現的間隙,金屬巖漿的光芒則使雲團變成如血的晚霞。

  殘余的艦群已經很稀疏了,它們中的絕大部分仍處於金屬雲內部,大部分戰艦的電磁動能彈已經耗盡,只能用激光在金屬雲中打開通路,而高能激光也由於能量損耗而力量不足,戰艦只能降低速度在碎片中艱難地航行,大部分的戰艦航速降到幾乎與雲團的膨脹速度相同。這樣,金屬雲成了艦隊的陷阱,疏散和逃脫已不可能。

  水滴的速度已經超過了第三宇宙速度的十倍,即每秒鐘一百七十公裏左右。

  它沿途猛烈撞擊著碎片,被撞擊的碎片再次熔化並高速飛濺,與其他碎片產生了次級撞擊,在水滴後面形成了燦爛的尾跡。尾跡最初像一顆怒發沖冠的彗星,但很快拉長,變成一條上萬公裏長的銀光巨龍。整個金屬雲團都映照著巨龍發出的光芒,它在雲中上下翻飛,仿佛沉浸在自己瘋狂的舞動中。被龍頭穿透的一艘艘戰艦,在龍體中部爆炸開來,巨龍的身上每時每刻都點綴著四五輪核聚變的小太陽。再往後面,被燒熔的戰艦化做百萬噸金屬巖漿爆發開來,把龍尾染成妖艷的血色三十分鐘後,燦爛的巨龍仍在飛翔,但龍身上的棱火球已經消失了,龍尾也不再有血色。這時,金屬雲團中已沒有一艘戰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