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第五節(第3/12頁)

當二維平面接近中軸線時,人海已經大部分降落到對面的城市中。此時,太空城的一半已經消失在二維空間中,二維平面的可見面積達到最大,人們擡頭已經看不到昔日對面的城市,只見到一片迷亂的二維天空,向著歐洲六號仍處在三維世界的部分壓下來。現在,從北極的主要出口逃離已經不可能,人群聚集在赤道附近,這裏有三個緊急出口,失重中的人群在出口附近擁擠成高高的人山。

二維平面通過了中軸線,吞沒了空中的三個聚變太陽,但在二維化過程發出的光芒中,剩下的世界變得更亮了。

一陣低沉的呼嘯聲響起,這是太空城中的空氣泄入太空時發出的聲音,這時,赤道上的三個緊急出口已全部敞開,每個出口都有一個足球場大小,直接通向仍然是三維的太空。

飛船A.I.把另一個窗口推到最前面,這是從外部太空中拍攝的歐洲六號的畫面。已經二維化的太空城沿著一個無形的平面廣闊地鋪展開來,太空城仍處於三維的部分在中央顯得很小,且正在迅速向平面沉下去,像一頭巨鯨的脊背。在三維部分的太空城上,有三團黑煙一樣的東西在擴散,那是被泄漏的空氣形成的狂風吹出來的人群。二維海洋中的這座三維孤島不斷地下沉和消融,在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裏,歐洲六號太空城被完全二維化。

畫面上顯示了二維太空城的全景,難以估計它的面積,肯定十分廣闊。但這已經是一座死城,甚至可以說是城市的一張1:1的圖紙。在這張超級圖紙上反映了城市的所有細節,小到每一顆螺絲釘,每一根纖維,每一只蟎蟲,甚至每一個細菌,都被精確地畫下來,這張圖紙的精確度是原子級別的,原三維世界中的每一個原子,都以鐵的規則投射到二維空間平面上相應的位置。繪制這張圖紙的一個基本原則是沒有重疊,沒有任何被遮擋的部分,所有細節都在平面上排列出來,顯露無遺。在這裏,復雜代替了宏偉。讀懂這張圖紙並不容易,能夠看出城市的總體布局,也能夠認出一些宏觀結構,比如二維的樹形建築仍呈現出樹形結構。不過二維化後的建築結構變形很大,僅憑想象力從其二維圖形推測出原來的三維形狀幾乎不可能,但毫無疑問,以正確的數學模型為基礎的圖像處理軟件應該能夠做到。

在畫面上,還可以看到遠處另外兩座被二維化的太空城。它們已經不再發光,這些二維城市像飄浮在漆黑太空中的沒有厚度的大陸,在無形的二維平面上遙遙相望。但攝像機(可能是在一艘無人太空艇上)也在向二維平面跌落,很快,二維的歐洲六號占據了整個畫面。

那些從緊急出口逃離了歐洲六號的上百萬人,此時也隨著向二維跌落的三維太空墜向平面,就像在無形瀑布中的蟻群一樣。磅礴的“人雨”撒落在平面上,使二維城市中的人形迅速密集起來。二維化的人體有很大的面積,但與廣闊的二維建築相比則十分微小,像這張巨畫中無數剛能看出人形的小符號。

畫面中的三維太空裏出現了許多更大的物體,那是更早的時候飛離歐洲六號的小型飛船和太空艇,它們的聚變發動機都開到最大功率,但仍在跌向二維的三維空間中向著平面無助地墜落。有一瞬間,程心感覺飛船和太空艇噴出的長長的藍色烈焰能夠燒穿那沒有厚度的平面,但等離子體射流只是首先被二維化了。在那些區域,二維建築物被二維火焰燒得變形扭曲,緊接著,飛船和太空艇紛紛成為巨圖的一部分,按照不重疊的規則,二維城市整體擴大為它們讓開位置,看上去像是在平面上激起的水波擴散開來。

攝像機繼續向平面墜落,程心緊盯著越來越近的二維城市,想在城中找出活動的跡象,但是沒有,除了剛才在火焰中的變形外,二維城市中的一切都處於靜止狀態,那些二維人體同樣一動不動,沒有任何生命的跡象。

這是一個死的世界,一張死的畫。

鏡頭繼續向平面接近,墜向一個二維人體。那個四肢張開的人體很快充滿了畫面,緊接著閃現出復雜的血管經絡和肌肉纖維,也許是幻覺,程心似乎看到那二維化的血管中還有紅色的二維血液在流動,但僅僅一瞬間,圖像消失了。

程心和AA開始第二趟文物的搬運。她們現在都感覺這麽做可能意義不大,因為看到二維城市後她們知道,二維化的過程能夠保留三維世界的大部分信息,即使有信息丟失也是在原子級別上的。由於不重疊的映射規則,二維化後冥王星的地層不會與博物館中的文物混雜在一起,文物的信息應該能夠保留。但既然承擔了這個最後的使命,她們也只能做下去,正如曹彬所說,現在有事情做比單純等待要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