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外空交鋒(第2/7頁)


  陳信終於了解,與對方中型船艦對決的時候,若是能夠欺近中型船艦,對方因為質量大,靈活度自然降低,自己的小型卓卡就會有機可趁,所以不論是敵方,還是己方,都會在中型的卓卡或是船艦中,配上許多小型卓卡,想來也有護航的功用。
  而當小型對上小型,就是操作技巧和攻擊力的硬碰硬,與操作者的功力、馭物術的程度有絕對的關系。至於中型以上的對決,就看配備武器的優劣了,當然,體積越是大型,靈活度雖然越低,不過防禦力越大,遠程攻擊火力地越強,其中靈活度雖然與操作者有關,但是並不是決定勝負的最主要條件。
  陳信將速度調成與對方同步,尾隨著對方的航線,保持著相距五萬公裏,雖然在眼中只是一個小點,不過卓卡上的電腦會將對方的行蹤捉的一清二楚,自己倒是不用擔心。
  不久後,電腦忽然報告,對方最後一艘宇宙船忽然減慢了速度,陳信當機立斷,也跟著減慢速度,不然馬上就會超過去,對方要是放出什麽引力網之類的東西,豈不是正好被捉?
  對方看陳信也減慢了速度,反而更加慢了下來,陳信心想,既然如此,自己也跟著停下好了,終於一大一小兩方相距約兩萬公裏時,都靜止了下來,兩邊對峙著。
  對方眼見陳信不敢接近,想來也追不上陳信,乾脆派出兩艘小型飛艇,往陳信的方向飛來,直到數百公裏內,陳信看清楚是兩艘藍色的飛艇,一上一下的往陳信沖來。
  陳信心裏也不敢大意,畢竟自己是第一次駕駛卓卡空戰,眼看敵方飛艇逐漸飛近,速度也逐漸的增快,陳信知道若是停留原地不動,會同時被兩艘敵方飛艇撞到。
  當初風書雄有告訴陳信,卓卡對仗的要訣,就是將前端設計來碰撞的堅硬突起尖端,往敵方較不堅硬的地方撞入,由遠方加速沖來的敵人,因為速度可能極高,破壞力相對的就大了,閃開了第一擊之後,其它就是靠兩方的實力了。
  陳信經過電腦計算,自然知道往哪裏跑,對方才會撞不到自己,於是用起馭物術,將卓卡往旁一挪,挪出了十來公尺。
  對方一看,知道陳信不能輕易的解決,於是將速度降低到四倍音速,繼續往陳信撞來,陳信見到對方按著規矩來,四倍音速也許是對方最方便操控的速度,於是往下兜了一個圈,意圖往對方下面那一艘飛艇的腹部撞過去。
  上面那艘一看不對,向下切往陳信的路徑,陳信要是不改變方向,就會被敵機由上方攻擊,下方那艘更是乾脆向上一折,再向下劃了一個弧形,依照軌跡來看,似乎準備要與陳信對面相撞,刹那間,兩艘敵機上下作了一個交換。
  陳信自然不怕對方與自己相對而撞,到時隨便一閃就沒事了,不過沖下來的這艘倒是比較麻煩,要是不理會對方,只怕自己這艘卓卡就要開天窗,陳信再度靈巧的劃個弧線,準備先應付想要幫自己開天窗的那艘飛艇,修正的角度正是對方的側腰。
  陳信現在推動卓卡,用的主要是引力術,在角度修正過程中,必須兼顧著現在的速度,加上計劃偏移的角度,再考慮自己的功力有沒有辦法在相遇之前,將角度修正完畢。
  不過其實雙方都一定是這樣做,當兩方不斷的變化弧度逐漸接近時,如何在最後一刹那,將碰撞的角度,修正成對自己有利,除了技巧之外,主要是馭物術加上引力術的功夫了。
  陳信知道,要是一對一,自己大可停留在原地,等對方撞到,再來一次騰挪,馬上一翻兩瞪眼,輸贏分曉。不過現在是一次兩艘攻過來,而且它們似乎不怕彼此間互相擦撞,既然是同時往陳信襲來,陳信自然不能留在原地,這樣的話,容易被其中一艘撿到便宜,所以陳信認準了一艘,希望縮短與對方的距離,才不會被夾攻。
  對方似乎明白陳信的想法,很有默契的不願分開,同時一轉飛艇,往旁繞了開去。
  陳信見對方如此,馬上由後猛追,兩艘飛艇、一台卓卡,同時在外空中大兜圈子,兜了數圈,陳信發現對方似乎是用動力源飛行,不是用引力術之類的功夫控制,果然是機械文明的產物,直線加速不比陳信慢多少,但是繞圈子之時,對方等於必須將一部分的動力轉向側面,產生向心力,才能畫出弧形。而陳信只是不斷的更動引力的方向,加上馭物術調整卓卡驅體,所以兜圈子,陳信就慢慢的拉近了距離。
  這時,對方也發現陳信逐漸追了上來,再兜圈子大概會輸,於是不再兜圈子,忽然向外直射了出去,陳信覺得莫名其妙,難道對方打算逃命?想是這樣想,陳信還是認準方向追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