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離開(第2/2頁)

而李雪瑩的提議,可說是正合他心意。把那小包從物資通道送上來,雖不能和上官雲親見,心裏也沒什麽遺憾了。

感激的沖著李雪瑩點了點頭,楚天沒再說什麽,扣上安全帶後,靜待著列車通過真空通道,抵達軌道升降梯的太空站。

——所謂的軌道升降梯,是出現在二十二世紀,人類剛開始進入宇宙時代的產物。別稱有天柱,天梯,巴比倫通天塔等等名稱。起源於美國科學家的‘太空梯’構想。一般是建在赤道附近,以高強度的納米金屬材料修建,一直延伸到外太空中。可以通過內部的真空管道,向太空運送物資和人員。

而到了銀河紀三十八世紀,經過技術上的不斷改進,地空軌道升降梯技術,仍然是地面向太空輸送物資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幾乎已是所有殖民星球,最不可或缺的基礎建築。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戰艦和各類運輸船只,正在不斷的向大型化發展。許多船只的高度,足足達到數百米以上,而局限於自身布局的不合理性,別說是在地面正常的起降,光是自身能不能扛過,因為引力而造成的自重,而不被壓跨,都很成問題。

畢竟在太空中,是沒有引力結構的。很多太空船業制造公司,為了節省材料和時間,設計布局的時候,很少去考慮的艦身的抗壓性能。

此外,脫離引力和大氣層,所需消耗的燃料,也是一筆不菲的花費。遠沒有通過軌道升降梯的真空通道運輸物資,那麽來得劃算。

所以早在久遠以前,艦船設計就不再將地面起降性能,納入到總體設計思路範圍內。而是只把太空港,以及引力較弱的礦業星球,當成主要的停泊地。

只要了解到這些,就不難知曉,軌道升降梯這種幾千年前技術,至今為止不但未曾淘汰,而且地位更是愈來愈重要的緣由了。

赤巖星的地面,到達外太空的距離,不過十二萬公裏左右的距離。而這列子彈頭軌道車,在無空阻的真空環境下,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三十萬公裏以上。到達太空上的站點,也不過是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

而事實上,在二十五分鐘之後,楚天就已感覺到窗口的光線一亮,列車的時速開始慢慢減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