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成蛟龍

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

夜色蒼茫,群星橫空,方信夜居於三洞關間山之巔,目視蒼穹。

對方信來說,現在天地奧妙已經盡在手中。

只見茫茫大地,如是細細而分,就見得無數的光點彌漫,如銀河之流,川流不休,這一點光,就是一人之心,一人之氣。

如是太平盛世,萬世如洪流,聚出紫氣,依於帝國,如天柱,連接天地,是以駕禦萬物,這就是所謂的龍氣了。

龍氣者,核心實是人之氣。

上古諸王,實是神裔,承神力而統治萬民,而自祖龍創立龍統,是有龍脈(此龍脈和大地龍脈不同)。

所謂的龍脈,實際上就是得了人之氣而凝聚出的位格。

世人愚昧無知,把性命前途依托於上主,既然依托,在方信眼中,此人之氣就被其主所攝,按照得人氣的程度,又可簡單分成蝦米、魚、蛇、蟒、蛟、蛟龍、真龍之分。

當然,這又分為假格和真格。

蝦米,指百姓者,凡自食其力,不假於人。

魚是指文途,可指那些社會地豪強地主,他們雖然控制著佃戶和夥計,卻難以得其心,因此也就是此類,也指那些通過仕途獲得官位的人。

而氣象能顯蛇者,就是得了一些人真心跟隨,如到此位,就很可能按照命格和行動,開始得五德中的一德,雖然極其微弱。

蟒者,巨蛇,古代又認為蟒來統帥群蛇,所以,古代蟒袍,是官員的象征,其一品官至七品官,皆有蟒袍,也就是統治萬民,但是這些,多是假格——也就是因為官位而統治,而非是萬人奉其為主,因此得位有風雨,失位就沉淪。

蛟和蟒的區別,就在於蛟具備了龍性,所謂龍性,就是神性,就是獲得一大批人真心奉其為主,而得其氣,而暗成格局。

古稱,蛟能發洪水,後世,以蛟為潛伏王者之稱,換句話說,能具備影響天下的力量,就為蛟。

至於蛟龍和蛟的區別不大,差別是龍性的大小,但是具體判斷還是很明確的。

蛟只可發洪水,是屬於地上,而蛟龍,已經飛上天,行雲施雨,幾可和真龍相似,唯一的區別就是,真龍不易,而蛟龍可易。

換句話說,開國皇帝之後,後世因世襲職位而飛天,行雲施雨,大部分是蛟龍,一旦失去了帝位,立刻就會墮落。

真龍: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多指擁有億萬眾生之氣而成龍者。

方信眼見而去,見蒼茫大地,億萬百姓之氣,多已經散失,非是一天柱,心知天下百姓,已經開始離心離德,而離心離德,就使真龍天子氣衰退瓦解。

再看天上,見星鬥密布,光華照耀,萬星窺視大地——如是大地龍氣穩固,如一屏障,只有順從其氣的星辰,才可降臨大地,以輔助龍脈。

但是一旦大地龍氣崩解,萬星下降,各爭其命,各輔其主。

靜心觀看帝都方向,片刻之後,果見得那帝都上空龍脈天柱,比起全盛時,已經散失了大半,又突然之間,一道強烈紫氣騰升而起,劃過天際,直射天空。

而這道紫氣沖上天空的一瞬間,一顆星辰頓時響應,兩氣一交,這星辰光輝頓時變成鬥大,灼灼而亮,搖曳生姿,大有搖撼乾坤,進而令天地翻覆之勢。

天人相感,星辰入命,方信目睹之下,心神一震,卻露出了一絲微笑:“恭喜高相得真龍之氣,又得天人感應了。”

實際上,星辰萬古長存,哪有什麽隕落之說,只是能望氣者,可見其光輝大小,以及入不入世而已,入世承星命者如果死亡,那星辰之氣就不能直接連接到大地,在望氣者眼中,其光就暗淡了

天人交感,天柱一成,就見帝都,一大一小,兩個天柱,各有龍氣,而開始相互絞殺起來,方信直向上天,卻見滿天星鬥,似有所感,閃爍生輝,也欲入世。

方信又直向西南,果趁此一景,又見得西南龍氣,也成一柱,直沖天地,數顆星辰都已經感應,個個星光燦爛,光華卻甚熾烈,直有擇人而噬之像。

方信冷笑。

西南蠻司,卻早早已成天柱,而各星也入命,因此暗成氣候,難怪本來按照氣運,卻大有機會成龍統一天下。

突地心中一動,卻見一片星鬥,數星光華璀璨,但閃爍不定,似有感應之意,方信凝視片刻,卻只是一笑,並沒有趁勢感應天星,片刻之後,星像隱去,方信凝視著帝都。

永安十二年二月。

一覺醒來,就見得淡淡的陽光在房間中,夏盤起身,就發覺已經是上午辰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