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加爵

永安十三年五月,安昌王無奈退兵,損失一萬一千人,而方信方面,陣亡和殘廢九千一百人,還有三千負傷,經過治療可恢復。

此戰,使安昌王損失了八分之一的實力,起碼五年都恢復不了,是以又向後退了百裏,由於己方損失不是很大,方信想了想,還是沒有太過囂張,發“斬首二萬,只傷三千”的奏折,而差不多照著原樣發了奏章。

就算如此,也是十年來的大勝,想必朝廷按例,必有賞賜。

轉眼就是二個月,新建的1個棱堡又向前推進五十裏,增加了不少可耕之地,並且使後方的屯田相對安全了。

但是,方信搖頭嘆息,自己在西南的進程,也只有這點了——一旦脫離棱堡作戰,自己就算有滿編的八萬人,也難以成事。

要控制西南,以及西南更背後的草地,非十五萬精銳不可。

說實際的,方信很是搞不明白,為什麽別人穿越了,搞什麽都風生水起,而自己就這樣難呢?

當然這個說法是指發財。

農業社會,萬事在於糧,這方面方信根本沒有什麽辦法,在位面有限允許的程度內,額外進行改良,也無非是水車和農具的改善。

水車可以灌溉,使旱田變成水田,就此一項,就可多收一石一畝。

農具的改善,改善人力,但是現在最缺乏的,卻是耕田所用牛和馬,這些卻不是一時一日能繁衍的——而安昌王受此一戰,卻立刻回過味來,反正安昌省地廣人稀,就遷移百姓退後一百裏,又在外面駐紮騎兵進行巡查。

這樣的話,後面百姓就難以逃亡到關內,並且方信的遊擊戰也難以發揮效應——出關百裏,只有被騎兵吃掉的份。

這使方信打的如意算盤頓時落空,雖然對方騎兵也很難穿入棱堡控制區,基本上農田開墾相對安全,但是流民軍屯的人口,停留在二十萬而無法突破。

5萬軍屯之戶,最多起兵3萬,如果全部增入,正好補充完足兵八萬,卻再也無法擴張了。

軍屯可自己解決三萬軍糧,郡內最多解決一萬軍糧,如果不算商務司的作用,還有三萬必須依靠朝廷來補給。

得意之後,方信這才發覺,到底氣運難以解決,方信現在的資源,卻也只有守地的份,很難真正獨立成蛟龍。

雖說如此,方信還是發布了一系列的命令,五萬兵先保持不變,先提拔那些靠攏而來的年輕軍人,各掌一些基層兵權,多半是營正一級。

而吳傑,卻已經補上了下堡衛參將之職,正式領兵五千五百,從屬於參旗鎮,這參旗鎮,還是由嶽名時任主將,下面有平浪衛、上寶衛、下堡衛三衛,這個衛現在雖明令補完,卻至少有三分之一直接掌握在方信手中。

宜黃鎮鎮下面有柏鄉衛、義觀衛、六華衛三衛,此戰後,原本柏鄉衛參將範傑彪升任此鎮主將,但是只建柏鄉衛和義觀衛二衛。

六華衛借口兵員和餉銀不足,先不給予補完,只保留了百人的架子。

三鎮之外的五個衛——下廣衛周冰斌、雲陽衛蔣文軒、關裏衛許鵬,還有新任命的前丘衛段佐通,倒已經許之足兵補充。

東華鎮更是沒有重建,只是掛了一個名,把一個資格老的將官推了上去,下面有關裏衛、下樟衛、下廣衛三衛,也被方信收為未來編制,這是防備朝廷借故撤消編制,所以才留個空架子。

因此實際上,足兵的,就是一鎮七衛,差不多是六萬人。

其中,前丘衛已經徹底成為了方信親軍,段佐通本是投入幕府的年輕將官,而下面各府各營,也多半是靠攏方信的人充之,這就使方信的實力大增。

總之,方信現在直接掌握的兵力,就已經高達一萬五千。

在古代要征戰,除了糧食,就必須有鐵器產業。

方信就下令建立“軍械廳”,正八品編制,組織武器的打造和研發。

戰場上的廝殺,往往片刻之間就決定生死,這不但在於將士的武藝、組織、運氣,將士的甲和武器好壞也是勝負的關鍵之一。

這天,方信就巡查著軍械廳,新任命的軍械廳管事也是這二年提拔出來的人,姓名是褚穎寒,正在一起說話:“大人,我廳現在,每個月可生產三百副紙甲,百副藤甲,十副甲!”

普通士兵只得用紙甲,紙甲現在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了。

正規紙甲,用紙和布而制,先將其捶輪,疊成三寸厚,每方寸釘四個釘子,然後裁制成甲,對遠程弓箭很有效,近戰卻抵擋不住刀槍的劈砍——雖說如此,釘三寸的紙甲,還是可以減輕許多傷勢。

方信仔細觀看,檢查著紙甲,這種東西最是容易出問題,許久,才說著:“這關系我軍將士性命,每甲出產,必有姓名,如是質量不行,必給予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