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唇刀舌劍(第2/3頁)

眾人紛紛點頭,深感他所言極是。

“人才充足了,就該使用人才,這要求君主不要以自己的好惡去影響國政,盡可能多地聽取百官的意見,畢竟多人的智慧定然勝過一人,何況文武百官多是傑出之士,才能未必在天子之下。軒轅黃帝尚且要問道於廣成子,我輩凡人切不可自高自大,治大國若烹小鮮,國之大事怎麽謹慎都不為過,多討論討論,多采納眾臣意見,可以避免犯錯。遠的不說,倘若楊廣能夠多聽聽眾臣的意見,大隋天下何至於崩壞至此!”

眾人又紛紛點頭。

“接下來要說的便是軍政了。自古以來常有軍人亂政之事,由寇某讀史所見,其根源在於兩處:一是高官對於軍隊的掌控太強,二是軍人對國家的向心力不足。對於前者,可以采用裁撤親兵部曲、經常調動防區之類的方法來避免;對於後者,則要通過優待軍屬、厚恤烈屬的方法來收攏軍心,通過設立軍校,讓中下軍官集中學習忠君愛國之道,再令士卒也日日頌揚以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雙管齊下,當能防止軍人亂政。”

眾人之中發出嘖嘖驚嘆,顯然這段話大出意料,便是李世民和師妃暄也為之震撼。

“下一個問題便是要抑制門閥,自古以來,高姓大族多擁有極大的勢力,乃至擁有自己的軍隊,漸漸成尾大不掉之勢。譬如當今之世,四大門閥皆控制著大量的軍隊,無論誰當天子,都免不了與世家共天下,如此人材為門閥所得、官吏軍民皆為門閥所掌控,便埋下了日後禍亂的根源。不僅如此,凡遇危難之時,高姓大族往往將自家的安危至於國家之上,毀國以保家,賣國以求榮,此風斷不可長!是以寇某才提出要抑制門閥,乃是為千秋百世定計!”

李世民的部下們臉色都有些難看,李世民自己也不禁苦笑——他李家就是當今四大門閥之一,偏生的的確確為了自家利益和突厥勾搭不清,寇仲這番話擲地有聲,猶如鐵錘當頭砸下,砸得他們說不出話來。

“最後一條便是廢除魏晉以來喜歡玄談的風氣,重視實用。凡舉文化農桑工藝軍戰種種,皆需花費時間人力去做,決不能只靠空談。玄談之風只是徒然浪費時間,既不能強國,也不能興業,甚至不能用以教導學生,要它何用!”寇仲說完了這些,長長地吐了口氣,“我的為君之道,便是如此!”

寇仲這番對答,不僅言辭流暢毫無凝滯,甚至連思考的功夫都沒用,比起李世民剛才想一想說一說的表現,當真是判若雲泥,配合他英武的相貌和豪邁的氣質,頓時使人為之一震,油然生出“此人才是王者氣象”的感覺。

便是心志堅韌的李世民和早已淡泊如水的師妃暄,也為寇仲的氣勢所攝,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過了一會兒,李世民的一個部下才氣急敗壞地叫道:“你不過是區區一個村長鄉老之流,有什麽資格發這種大話,談天下大勢!你有什麽資格談什麽為君之道?”

寇仲輕蔑地一笑,根本就沒有理睬他。

現在主客易勢,占了上風的是寇仲他們,寇大少可不是那種“別人打了你的左臉,你該把右臉也伸出去讓他打”的孱頭,他奉行的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剛才李世民怎麽無視他們,他現在就同樣把無視還回去。

“秦川公子,對於寇某所說的為君之道,你以為如何?”

師妃暄微蹙蛾眉,多少有些為難。

平心而論,正如寇仲剛才所說,李世民的論點雖然很好,卻不過是丞相之才,而寇仲所說的才是王者的堂皇大道,兩者相比,高下立判,寇仲的確比李世民更加適合為王。

但這只是就“人”而言。

要成為王,最重要的不是王者本身,而是王者所能擁有的勢力,王者所能夠集合、能夠調動的資源。

正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任你有天大的本事,手頭上空蕩蕩的也玩不出花樣;而只要資源足夠,勢力強大,就算是庸人也能坐享其成,安安穩穩當一輩子的太平皇帝。

寇仲吃虧就吃虧在“根基淺薄”。

他的少帥軍迄今不過才占據了差不多小半個荊襄,作為這一帶核心的襄陽城還沒能拿下來;部下雖然號稱五萬之眾,但真正稱得上精兵的也不過就四五千人;麾下眾將之中幾乎沒什麽聞名遐邇的名士大將,也沒什麽著名的高手,就連唯一的一個大將程鵬,其實也還不算是天下最頂尖的人物……

像這樣一個人,便是當真有經天緯地之才,又怎麽能獲得天下?

更重要的是,寇仲的少帥軍已經奉了魔門花間派宗主侯希白為官學的山長,擺明車馬是要支持魔門復興。佛道兩家和魔門的恩怨糾纏了數百年,根本沒有和平相處的可能,她又怎麽能夠支持一個和魔門關系如此密切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