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試金之石(上)(第2/2頁)

出道幾十年,從來順風順水,如此千鈞一發,只差毫厘就要萬劫不復的險況,余滄海非但從未經歷過,甚至也未曾想到過自己居然會有這麽一天。情急之下,他急忙將手中斷劍對準了陳勝面門擲去,同時全力以赴倒退後躍,將彼此距離拉開至二十步之遙。唯恐敵人又再追擊,更忙不叠地運氣調理雙臂經脈,迅速平復血氣,消除酸麻。反手“鏘~”地拔出了身邊一名徒弟腰間所佩之劍,橫劍當胸嚴陣以待,猶如淵停嶽峙,仍不失其一派宗師之氣度。

陳勝這一槍,不但應用了武道“氣勁貫發”之秘竅,更有他從十余步之外,便開始起步沖刺所帶來的巨大動能。雖只徒步,實質與騎乘戰馬全速奔馳沖擊,亦絕無二致。哪怕曹秋道重生,要應付這一槍也絕不容易。而余滄海雖然顯得頗為狼狽,卻到底沒有吃什麽大虧。陳勝也禁不住暗暗喝了聲彩。隨即翻手將槍尾一擺,把那迎面擲過來的半截斷劍打飛。

對陳勝來說,余滄海就是一塊試金石,用來測驗自己眼下的本事,和本世界那些一流高手們究竟有多少差距的。余滄海本事尚未見底,陳勝哪肯就此放過他?當下大喝一聲,雙手緊握槍尾,二度快步急奔沖前。得到近處,他陡然飛身高躍,集全身之力,朝余滄海垂直迎頭劈落!看似簡單平實的一擊,實質已然使出了“借相”功夫。心中乃模擬著想象從山崖高處往萬丈深淵一跳,有前無後,無畏無怖。

陳勝雖然身無內功,但本身筋骨強健之極,再加上“氣勁貫發”之秘竅,全身上下所有力氣高度凝聚於一點,故此這一槍劈打威力之猛,赫然激起了急風呼嘯,直是刮面如刀。

余滄海體格瘦小,即使練了數十年青城派正宗內功,卻終究未能讓他突破先天體能限制,變成那種力能扛鼎的大力士。何況以硬碰硬,原本亦並非青城派武功之長。眼見陳勝這一槍劈下來,其勢威猛之極,自己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余滄海更不遲疑,立刻展動輕功,橫移急閃,赫然竟在長街上拉出了一道殘影。

彈指刹那,鋼槍挾雷霆萬鈞之勢,狠狠砸上街心石板。槍頭落地,猛然印出一點凹坑。未等那槍上能量盡數釋放,陳勝雙臂一抖,鋼槍立刻借勢反彈而起,如蛟龍翻騰,沖著青城掌門腰間“呼~”地橫掃而去。正是六點半第二十五式“大展紅旗”。劈勢彈勢兩勢合一,威力更顯剛猛無儔。

余滄海嘿聲冷哼,向後避開了這淩厲絕倫的一掃。隨即輕功再展,急退疾進,隨即便又揉身闖入陳勝身周五步之內。只見他環繞著陳勝不斷急旋疾轉。刹那間劍隨身走,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地沖著敵人周身要害連環疾刺。一個圈子繞下來,便刺出了至少十幾劍之多。

青城派嫡傳的松風劍法,在武林當中向來大大有名。號稱剛勁輕靈,兼而有之。此刻由余滄海這位掌門之尊親自施展出來,更輔之以數十年苦練的深厚內力,直將個中精髓發揮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他腳下足不沾地,仿佛一人幻化出幾十人同時圍攻陳勝,正是如風之輕;掌中長劍使動之際,每一劍都激發出極響的“嗤嗤~”破空之聲,足見劍力強橫,恰恰如松之勁。

旁邊林震南與王夫人看了,禁不住為之暗暗心驚。設身處地想想,假如此刻站在余滄海面前的是林總鏢頭自己,根本一劍都擋不下。哪怕他武功再高十倍,也早被刺得猶如馬蜂窩一般,渾身上下都是窟窿了。

陳勝未曾練過內功,雖然瞬間爆發力不遜色於余滄海,但要讓他像對方這般連續高速旋轉,也是強人所難。何況劍走輕靈,槍行猛厲。這般以快鬥快,恰是以己之短,對敵之長,為兵家之大忌,智者不為也。故此他屹立當地,並不肯被對方的攻勢牽著鼻子走。卻正是以靜制動之術。

余滄海身材矮小,頂多不過一米五左右。陳勝身材則有一米八八,高出了對方半個身子。身高既有差距,就注定了余滄海長劍所取目標,必然就只能集中在陳勝的中下盤。

雖則青城掌門也可以縱跳高躍,去攻陳勝的心臟或咽喉等要害,但那樣一來,他這盤旋急轉之勢。就必定要從中斷絕,權衡起來,可謂得不償失,故此他必定不敢如此。而長劍刺擊速度雖快,既然已經被限定了攻擊範圍,便只相當於戴著鐐銬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