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華夷之辨說治國(下)

世人都說,“每逢亂世,慈航靜齋就會站出來,為天下挑選一位明君,以解救天下蒼生於水深火熱之中。”乍聽似乎非常了不起。但仔細想想,卻會發現這話相當的不靠譜。也不知道究竟怎麽傳出來的。

佛法從漢明帝劉莊時候才開始傳入中國,之後才方有地尼創立慈航靜齋。所以靜齋這個“為天下蒼生選皇帝”的行為,最早必不能早於東漢。東漢之後就是三國時代。曹操劉備孫權,誰也沒統一天下。之後司馬家篡魏滅蜀吳,倒是統一天下了,但晉朝是個差勁王朝。開國皇帝司馬炎便公然賣官斂財,還選了個傻子做繼承人。這要是慈航靜齋選的“明君”,那她們丟臉可真丟大發了!估計也不敢再到江湖上混。

晉朝統一後不久就鬧起八王之亂。然後五胡亂華,晉室東渡,建立南朝。從劉裕開始,宋齊梁陳,交相興替。北方則先是鮮卑人拓跋氏建立北魏,統一北方。然後北魏又分裂為東魏西魏,再被宇文氏和高氏分別篡奪,建立了北周和北齊。北齊被北周所滅,楊堅以外戚身份篡奪宇文氏的皇位,建立隋朝,然後南征滅陳,統一天下。

這長達幾百年的紛擾亂局之中,又有誰聽說過靜齋的名頭?又有那位皇帝是得到靜齋的幫助才上位成功的?要說明君,數百年來,就只有楊堅能夠得上這個稱呼。但從和氏璧這件事來看,則當年假如靜齋支持楊堅的話,又為什麽要搶先偷走和氏璧,讓楊堅得不到這顆象征真命天子的傳國玉璽,只能當白板皇帝呢?總不能說靜齋未蔔先知,料得定隋朝建國時才十三歲的楊廣,會在日後擠掉他大哥楊勇從而自己當上皇帝,並且終於鬧得隋朝亡國吧?靜齋真有這麽神的話,那她們還在紅塵間混個啥?趕緊飛升仙界算了。

故此,靜齋這次大張旗鼓的利用和氏璧做文章,可以理解成她們給自己打廣告。而為了不讓大家覺得這個廣告有欺詐成分,所以她們必須要造成這樣一種印象:唯有得到靜齋承認的人,才是真命天子。

但事實上她們也不知道究竟誰是真命天子,那怎麽辦?當然是找最有機會統一天下的人,然後表明自己大力支持的態度了。如此一來,便可以倒果為因,反客為主。把自己原本只屬於錦上添花的舉動,包裝成雪中送炭。反正世人多愚昧,究竟靜齋在這位所謂真命天子得天下的過程中出了多大力氣,又有多少人有那個閑工夫,會下大力氣去仔細追究?

至於說為什麽捧李世民,卻不去捧李閥名正言順的世子李建成,那也很好理解。因為李建成作為嫡長子,根本不用靜齋幫忙也能上位。靜齋即使湊過去,也討不了什麽好處。而李世民本來是沒機會問鼎大寶的。假如他能得到靜齋幫忙而當上皇帝,從此自然會對靜齋感恩戴德,靜齋也可以因此收獲利益最大化了。

且不談陳勝忽然間聽見了化名為“秦川”的師妃暄傳聲說話,從而引發的一連串聯想。也不知道師妃暄怎麽搞的。傳國玉璽分明不在她身上,但她偏偏就選擇這個時候開口。大概是想著自己化名為秦川這件事沒有人知道,正好將計就計,乘機捧一捧李世民。即使被揭破剛才因為和氏璧異能釋放而引發的那陣騷動和靜齋無關。但現在開口的人是秦川,不是師妃暄。大家自己擺了烏龍,也損不到靜齋的面子。

聽留閣內,宋閥的包廂之中,李世民和宋師道聽了秦川的提問,不由得各自對望了一眼。宋師道率先提氣開聲,沉吟道:“在下宋師道。秦公子這個問題非常好。事實上,家父一向認為成大事者,必須有長遠目光,決不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若為一時眼前利益而不顧長遠之危害,即使得了天下,也定不長久。

縱觀前朝史事,我們可以看到,可以馬上打江山,卻不能馬上治江山。治理天下,以文治教化為最重要。而教化百姓之道,則儒家詩禮正屬上上之選。故此選拔儒家人才充實朝廷,乃是治理天下的不二之道。人才何覓?自東漢以來,我們漢人之中,就有很多儒學世家。故此若我們宋閥統一天下,則必定大力提拔這些儒學世家,使之充盈朝廷。更會恢復漢朝的良好制度,舉孝廉茂才。再劃定天下士族品級,令人人各安其位。如此一來,天下自然就能長治久安了。”

宋師道這番話一出口,陳勝禁不住就笑了。只因為他知道,宋閥這番主張,不但是漢人本位主義,而且還是儒學本位主義。對於師妃暄來說,這番言論定然十分的不入她耳。別說靜齋本來就有意捧李世民,即使沒有李世民,她們也肯定不會選擇宋師道作為扶助對象了。

果然,立刻就聽見外面“秦川”說道:“宋公子,聽你這麽說,莫非宋閥有意恢復九品中正的制度?這且罷了。自西晉以來,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各族先後進入中原,經過幾百年的時間,早已經和漢人相互融合為一體。但聽宋公子這番語言,卻似乎有意要排斥漢人之外的各族。這樣一來,豈非人為制造隔閡,反成為動亂之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