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科舉文裏的憨傻大哥(11)(第2/4頁)

在那之後,林澤也從大林村乃至整個兆安縣銷聲匿跡,令知情者們唏噓不已,若是沒有此事,這位新晉的秀才自然是前途一片大好,如今背上殺人犯之子的汙名,在本地終歸免不了被人指指點點甚至歧視,離開倒也是明智的選擇。

才因為林澤考中秀才而熱鬧了一段時間的林家,再次徹底地沉寂下來,只留下仿佛一夜之間老了幾十歲的林鐵根,獨自一人閉門不出,他實在想不明白,好好的家怎麽突然就散了,他做了很久的老太爺的夢,也變成了水中的月亮,一夜之間什麽都沒有了。

**

千裏之外的邊城戰場上,林浪還不知道阿寶誤打誤撞揪出了“殺死”他的犯人,不過他自己也遇到了麻煩。

林浪有了樊大將軍的支持,對入侵的蠻族采取毫不留情的打擊,雖然殲滅了大批蠻軍,結果對大興來說無疑是值得慶賀的,可是他那種油鹽不進的態度,卻惹得朝堂上的皇帝和曲丞相兩位大佬都不高興了。

在他們這些擅長機關算盡的掌權者眼裏,政治就是權衡利弊之後的各取所需,官員中像林浪這樣的硬骨頭是最不討喜的,因此,林浪漂亮地打了一場勝仗之後,並沒有等來京城的嘉獎,反而得知了本應十日前就到的今年最後一批糧草補給遲遲沒有運來邊境的消息。

主將營帳裏,樊傑露出一絲冷笑,“清楚了吧,這就是你效忠的朝廷,他們要的不是勝利,更不是猛將悍將,而是一條乖乖聽話指哪打哪的狗!”

林浪尷尬地咧了咧嘴,這段時間接觸下來,這位老將軍脾氣是越來越火爆了,罵皇帝就罵皇帝嘛,倒也不必把他自己也罵進去。

不過情況確實有點嚴峻,大營剩余的糧草已經支撐不了多少時日,而蠻軍雖然上一次被他們打得落荒而逃,但以蠻子一貫不肯吃虧的德行,卷土重來只是早晚的事,西北軍就連兵馬的溫飽都保證不了,到時候哪裏還打得了仗,直接舉旗投降得了。

據知情者透露,補給的糧草其實已經在路上了,只是因為運送途中遭遇大雪封路,被擋在了岐城兩百裏之外的某條官道上,至於這路到底什麽時候會通暢,當中的貓膩可就多了。

林浪看到樊大將軍一臉的見怪不怪,不由得好奇道:“將軍認為這次是誰在出手阻攔,皇上還是曲丞相?”

“有區別?”樊傑喝了口茶,擡擡眼皮道:“都是只看得到自己手上那一畝三分地的蠢玩意,不是東西!”

林浪:“……”

這話要是傳到皇帝耳中,一個大不敬的罪名應該是跑不掉的。

“將軍認為此事該如何處理?”

“這事我不管,”樊大將軍似笑非笑地看向林浪,“現在領軍的人是你,自己想辦法。”

林浪嘴角不禁一陣抽搐,這大將軍的甩手掌櫃也當得太瀟灑了吧,“您就不擔心我瞎折騰,害得士兵們無辜枉死?”

樊傑嘆了口氣,語氣終於嚴肅了些,“老夫入伍幾十載,從無名小卒爬到如今的位置,生生死死的也見多了,上了戰場就等於把刀懸在脖子上,生路都是自己拼殺出來的,活下來算幸運,死了也很正常,可沒有誰是該死,誰又是無辜枉死。”

“再說,你不是最擅長教人苟且偷生?”樊傑又斜了林浪一眼,“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讓你領兵,你就好好幹,老夫沒什麽不放心的。”

有他這句話,林浪就真的準備放飛自我了,他的想法也很簡單粗暴,糧草不夠,那就去向蠻族搶,反正這一年年下來蠻族也沒少劫掠大興的百姓,無法放牧的寒冬季說是靠大興養著也不為過,對待強盜可不需要講究什麽道義。

而且他手下教出來的那些人,正兒八經上陣殺敵不敢說有多麽英勇無敵,但要搞偷襲打遊擊戰,卻是一個比一個利索,搶完一個部落轉頭就跑,豈不刺激。

不過他還未開始實行劫糧計劃,西北軍裏卻漸漸傳揚起了不好的流言,說是因為林浪魯莽行事,違背聖上旨意,惹得龍顏大怒,今年最後一批補給不會運過來了,大夥就紮緊褲腰帶等著挨餓吧。

這番流言被有心人大肆傳揚,很快就傳遍了整個西北軍營,甚至還傳到了岐城的百姓耳中。

廣大將士們原本還因為林浪在戰場上勇鬥蠻族戰神魯達而對他崇敬有加,聽到這個消息都開始忐忑不安了,看他的眼神中也夾雜了幾分怨怪,甚至有人開始明裏暗裏地勸林浪趕緊去向皇上服個軟,不要因為個人義氣牽連到整個軍營,仿佛只要林浪低個頭,他們的糧草就能立即送來。

分明是領軍打仗的決策性問題,卻偏偏要偷換概念,把焦點和過錯都集中在林浪一個人身上,讓他成為眾矢之的,造謠的人也是其心可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