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科舉文裏的憨傻大哥(12)(第2/4頁)

哪怕樊大將軍這些年很佛系,不太喜歡爭權奪利了,哪怕之前他一直放權給林浪,也不可能接受如此顯而易見的侮辱,這位年輕時可是個脾氣暴躁起來連先帝都敢對著罵的主,真要讓他氣上心頭,剛冒頭的林浪絕對不是對手,皇上這一招坐山觀虎鬥玩的秒啊,反正如今蠻族已經投降,不怎麽需要西北軍出戰了,讓他們自己內鬥消耗點精力也不錯,省得打其他的主意。

正如眾人所料,這道聖旨傳到西北軍營之後,沒過幾日,樊大將軍就親自修書一封,遞交到京城皇帝的手中。

禦書房裏,皇帝拿著樊傑的親筆上書,期待地撕開蠟封,他早就想好了,樊傑年紀老邁,就像是老掉牙的獅子,已經頂不了大用了,而林浪正是年輕氣盛,不能助長他的野心,這次就先站在樊傑一邊,順應他打壓下林浪,以後再給林浪點甜頭吃,把責任都推到樊傑身上,到時候還怕林浪不死心塌地地效忠?

然而展開信箋一通讀下來,皇帝的臉色卻越來越臭,最後氣得痛罵了一聲“老東西”。

原來樊傑竟然在信中大誇皇帝英明神武,非常贊同皇帝對林浪的封賞,甚至為了表達對聖旨的支持,樊傑已經將西北軍的軍權全數移交給林浪,這次上書是特地請旨辭官的。

皇帝曾多次暗示樊傑交出兵權,樊傑都拒不理會,皇帝派去西北軍營的人也沒能從樊傑手上討到什麽好處,那老東西把兵權看得像命一樣緊,皇帝哪裏能想到,這次他竟然就痛痛快快地交了出去!

而且林浪的“鎮西大將軍”是他親自封的,掌握西北軍權也是理所應當,誰都說不出個錯處,皇帝就算想發作他們先斬後奏都站不住理,這次簡直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樊傑那老東西是中了什麽迷魂藥,竟然對林浪那小子如此信任!

邊城的西北軍營裏正在舉行慶功宴,祝賀林浪名正言順地成為西北軍統帥,同時也是恭送樊傑卸甲榮歸。

移交兵權的同時,樊傑也召集了自己的舊部,讓他們從此便效忠林浪。當中有人見識過林浪的實力和與眾不同的練兵方式,對他心悅誠服,也有人認為樊大將軍不厚道,他們拼死拼活跟了他這麽多年,到頭來竟然被一個憑空冒出來的年輕小子搶了風頭,如何能服氣。

之前是要上戰場和蠻子打仗拼命,所以沒人跟林浪爭領兵權,如今戰事已畢,到了爭功勞的時候,就有人坐不住,想出來摻和一腳了。

對於這些人林浪的應對方法很直接,既然認為我不配,那就站出來來好好比劃比劃,看看你們是不是更配。

比行軍布陣,他可是樊大將軍親手教過的,又接觸過後世各種各樣的典籍電影裏的兵法策略,還真沒人能說得過他;比身手功夫那就更不怕了,這些人比起蠻族的魯達辛卡還要稍弱一些,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這麽比劃了幾日,無論這些人是真服氣還是假服氣,總歸都不敢再在林浪面前說一個不字。

大軍征戰數月,好不容易在慶功會上能輕松熱鬧一次,諸多將士都盡情吃吃喝喝,你推我攘不亦樂乎,林浪坐在上方的主座上,朝身邊的樊傑舉了舉杯,“將軍在西北鞠躬盡瘁數十載,如今功成身退,可會覺得不甘心?”

樊傑端起酒杯一飲而盡,“不甘心又如何,老了就是老了。”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林浪抿了一口燒刀子,說出一句驚人之語,“將軍可曾想過自己坐上那個位置?”

樊傑微微一怔,隨即輕嗤出聲,“真以為誰都眼饞那個寶座?整天擔心受怕,想吃口肉還得撿別人嘗過的,忒沒意思,還不如上陣殺敵,多砍幾個人頭。”

他眯了眯眼看向林浪,“莫非你……”

林浪又給他斟了一杯酒,“下官只是隨口一問,將軍莫在意,接著喝!”

感受到朝堂的各種勾心鬥角時,林浪確實考慮過要不要拼一把,爭個皇帝當當,不過細想之後還是作罷,擁兵造反可不是隨口說說的簡單事,權力的交替必定要踩在無數無辜士兵和百姓的鮮血屍骨之上,況且他只是個來做任務的過客,還是不要搞這麽多事為妙,只要皇帝不再處處針對陷害他,他就老老實實地駐守邊疆保一方平安,直到完成任務離開。

慶功宴之後,林浪和樊傑一起護送蠻族的使臣和貢品回京,順便一個受封,一個辭官。

受封為大將軍後,林浪也擁有了禦賜的將軍府,成了京城的“有房一族”,不過因為後續的離間效果沒達到,皇帝對他的不滿愈發加深,下面的官員做事也就沒那麽盡心了,宅子賜下之後就沒人打理過,破破爛爛的看起來還挺磕磣。

林浪不打算在京城常住,更沒有娶個妻子留在京中當人質的打算,也就只把將軍府當個臨時的歇腳處,沒有怎麽費心打理,要不是禦賜的宅子不能賣,他都想走人時直接賣出去換成銀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