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去過莊子之後, 沈煊也算是放下一樁心事,天子腳下,既然陛下已經插手, 就斷沒有出意外的道理。

倒是戶部這幾日這般大的動靜, 還有那一車車擡進來的“戰利品”,引得不少王公大臣暗暗打探。再加之從戰場上陸續歸來的武將勛貴們,幾乎個個滿面紅光,關於銀礦的傳說在朝堂之上幾乎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

便是一些素來講究安貧守道的朝中清流都不免眼珠子紅紅。雖說他們這些正統的文人大夫們看上去遠不如那些勛貴子弟們鋪張,然而恰恰是那些個文人墨客的小愛好最為燒錢。

不說那些個那些孤本名畫了,哪樣不是價值不菲, 就如他家師傅上回自個兒作樣燒制的茶具, 從用料到制作無一不考究, 不過一套下來, 千百銀子便打了水漂。

然而就在前幾日, 還被自家調皮的大寶給碎了一個杯子。然後咳咳,那套金貴的茶具便再老師家中沒有出現過。

總而言之, 這些個不顯山露水的文人們, 燒起錢來, 便是那些一顆茄子百只鴨配著的勛貴們都得甘拜下風。

此般種種也就導致了, 不論這些前來議和的倭國使者如何的巧舌如簧,美酒美姬四處派送。除了那些個只求留名青史的迂腐文人們,朝中上下可謂是萬眾一心, 想要從對方身上咬下一塊兒肉來。

屆時朝廷吃肉, 他們總能有點湯喝吧!

翌日朝堂之上,由內閣召令,兩國談判的最終結果,大瑞取得倭國兩大銀礦開采之權, 為期十年之久。

因著先前的輿論鋪墊,如今結果一出,無論朝廷民間具是一片歡慶之聲。唯有沈煊還在暗暗嘆息,學歷史的都知道,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產銀國之一,十六世紀後期,才是眾多世界有名的大銀礦為人發覺之時。

如今這些,不過只是其中小頭罷了。只是事已至此,人家倭國人都還未發覺的礦產,他即便知道又能怎麽解釋?

世上哪有那般多的巧合?沈煊只能暗暗告誡自個兒,人啊,終歸還是要知足些好。再則壓迫太狠,到時候反倒容易觸底反彈。

一個民族的血性,最是激不得的。

****

倭國事畢,眾使臣們滿心不甘的踏上了回國之路。而朝堂之中,很快陸續便有大臣上奏,要求重開海運,沈煊這個首倡者自然也在其中。

戰船已備,海軍將士刀刃已開,又適逢倭國之事,一眾武將勛貴可以說嘗夠了甜頭。看看那些站出來提議之人,可都是陛下心腹,朝中諸位大臣又有哪個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俗話說,吃人手短,拿人手軟,此時諸位勛貴們也不好立時站出來反對。此時重提海運之事無疑是最好的時機。

然而無論時候,反對聲音總是不少。一名頭發花白的老大臣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

“陛下不可啊,海上風雲莫測,可謂是十船九毀,此般罔顧人命,勞民傷財之事做不得啊!”

“陛下,祖制不可違啊!”

“陛下………”一個又一個大臣站了出來,理由其實翻來覆去也就幾樣。反對官方出船,甚至重建海司。

本朝同清朝不同,海岸之上其實並無海禁之說,民間私下行船海上者恐怕只多不少,便是他莊上至今還有來自海外等地糧食種子。不過官方上卻是並無涉及,甚至沒有海關一司,也就意味著這些民間私船來往販賣物品所得是無需繳納稅務的。

想想海外貿易的利潤,那些逃掉的稅收怕是只多不少。別看這些個大臣在這裏說的聲淚俱下,如何如何憂心百姓。實際上恐怕其中得益者不再少數。

朝中上下很快便吵做了一團。

幾位閣臣眼觀鼻鼻觀心,除了明顯歸於當今一脈的,其他多數選擇冷眼旁觀。

沈煊看著站出來言辭激烈的裴大人,還有幾位明顯江南一系的官員們,心中若有所思。

下朝之後,沈煊連同幾位大臣很快被宣到了禦書房內。

許是早有預料,或者國庫小金庫都還不算太磕攙的情況下。雖事情未成,天成帝如今倒是未有盛怒。

只是這麽些人反對自個兒,要多高興那也是不可能的。

“愛卿們,都說說你們意見吧?”天成帝端坐於上首,仿若隨意一般掃向眾人。

“陛下,如今若想海運之事順利進行,內閣幾位大人的支持必不可少。”

一位瘦削的大臣首先開口道。

此言一出,眾人愈發的沉默了起來,說來內閣幾位,首輔梁大人宛如彌勒佛一般,等閑不願出頭,本人又是上皇之人。而剩下的幾位,大都都是兩朝甚至三朝老臣,等閑動不得。

雖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然而上皇還健在的情況下,還是不要去挑戰對方的神經了。再則其中還牽扯各方平衡,可謂牽一發而動其全身。

內閣七位大臣,肯旗幟鮮明支持陛下的怕不過二三罷了。遠遠不到真正影響決策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