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一夜驚心動魄過去, 待到黎明將初之時,宮變之事已然塵埃落定,然朝堂上的清洗卻是才剛剛開始。

京城愈發的風聲鶴唳了起來, 街口小巷之中,幾乎日日可見大批禁軍的身影。謝瑾瑜這兩日幾乎忙的團團轉, 大理寺森森監牢之中, 可以說日日都有新人進去。

不論是曾經煊煊赫赫的吳王一系,還是以吳閣老為首的江南幾大世家,一個“惡意斂財, 圈養私兵”的名頭便已經足矣讓對方傷筋動骨, 更何況如今板上定釘的謀反一事。甚至下毒謀害太上, 更是九族盡誅也不為過。

眾人心中明白,經此一役,往後數十年內, 江南世家怕都成不了氣候了。

沈煊則是想到, 不論是斂財還是豢養私兵, 當初陛下之所以對此隱忍不發,約莫等的便是今日吧?

不得不說, 江南三大世家便是再大的聲望,牽扯謀反一事, 於世人眼中也是“大逆不道”的代名詞, 如今便是皇家一竿子打死,也沒人能說些什麽。

更何況,名聲這玩意兒,自來都是消耗品,幾十年過去,名士清貴的江南幾大世家許是勢力更為龐大了一些, 然論起聲望,卻是遠不如曾經。

走在回家的路上,沈煊輕輕撩開車簾,看著被如牲畜般壓著走在街口,都還要百姓們人人喊打的眾位犯官。

時至今日,沈煊不得不承認師傅他老人家說的太對了,論起權謀一道,太上皇果真是個中翹楚。

若是當今是雷厲風行,不留情面,那上皇便是軟刀子割人,直至將人抽筋剝骨,連根拔起……

而此時,大明宮內,沉香渺渺。

太上皇仍舊一席明黃端直的坐於塌前,面色紅潤,絲毫看不出剛生過一場大病或是中過毒的模樣,往來王公們眼觀鼻鼻觀心,心中自有一份思量。態度愈發的恭謹了幾分。

很快前來“探病”的眾官員紛紛退去。

諾大的宮殿之內,只余下這兩位站在皇朝頂端的掌權者。

此時這位垂暮的老者卻是突然站起身來,拒絕了周邊宮人的服侍,只扶著皇帝的胳膊一步步行至窗前。

窗外大雨傾盆,瑤瑤望去,只見碧玉池畔,一池的鮮妍花朵盡數零落成泥。耳邊隱

隱傳來一聲嘆息。

“這盤棋,朕已經下了三十多年,如今終於到了收盤的時候。”

一旁的天成帝眉目微動,張張嘴正想說些什麽,卻被一旁的太上突然打斷道:

“皇帝你是不是想問,不過是幾個清流世家,手中無兵,身上把柄未必少了。朕又何須如此大費周章,容忍他們幾十余年?”

聞言天成帝不禁皺了皺眉。

“父皇英明睿智,心中自有溝壑,兒臣斷無質疑父皇之意。只是……”

只是江南這麽些年,吏治混亂,明明魚米之鄉,諸般才子逐競風流之地,卻是白骨森森,烏煙瘴氣。想到當年所見,那一幕幕,如今想來,天成帝心中仍舊不是不介懷的。

太上哪裏不曉得身旁人的心思,也不動怒。只沉聲道:

“皇帝可知,那些個世家真正最為惹人忌憚之處是什麽嗎?”

不等對方回答,太上皇便自顧自的說道。

“是聲望,是世代累積之下,於百姓甚至世林之間的莫大聲名。是江南眾士子百姓的無邊信賴與推崇。”

天成帝聞言若有所思,太上少有認真的看著眼前之人,他這個兒子啊,皇家少有的講究實在之人,於名望二字並非不計較,只是比之實際好處,到底還是少了份在意。也看低了這“聲名”二字所能帶來的莫大影響。

然人非美玉,孰能無瑕?太上對此並不惱怒,只諄諄道:

“皇帝你熟讀史書,應該知曉,前朝嘉明帝在位之時,可謂大肆打壓世家大族,極力扶持寒門子弟。短短數年之久,又有多少世家分崩離析?”

“然而鼎盛之時不過兩代之久,那些個幾經敗落的世族復又卷土重來,眼前的江南吳家便是個中翹楚。”

不知想到了什麽,出口聲音愈發的悠遠了起來。

“當年的吳家究竟敗落到何等地步呢?諾大的世家只余一二子嗣零落的偏遠支脈,萬畝良田更是盡數歸於朝中。然而百年不到,覆滅的高樓便又再次一躍而起。到了前朝末期,吏治混亂之時,於江南等地號召力更是遠超朝廷。”

“待到兵戈四起,諸多士子百姓受其庇佑,更是只知世家而不知皇朝為何姓?只待一聲令下,江南半數學子都要為其所使。若是揭竿,

必有數萬民眾為之響應。”

再加上對方百年來累積的財富人脈,臥榻之側,又豈容他人酣睡?

想到數十年前那般艱難的處境,便是隱忍如太上,面上都帶著些憋屈之色。

天成帝隱隱心驚,畢竟自他接觸朝事之後,太上的種種手段已然發揮了成效,江南三大世家雖權柄赫赫,然而到底於清流,甚至百姓之中名望已然不復以往。